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

ID:47813802

大小:198.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1-16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_第1页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_第2页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_第3页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_第4页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问题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旬阳县城关镇草坪九年制学校王定恩(编者按:此文章荣获2008年旬阳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2008年安康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推荐参加省级论文评选活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按照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问题化教学的尝试和探索。一、问题化教学的基本理念所谓问题化教学,就是根据课标要求,充分考

2、虑学生的经验和能力,以教材为主体组织教学资源,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编制成一系列组合问题,以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为线索,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理念是:按照课标确定三维目标,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半开放问题的提出和设计;问题的解决以探究的方式,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而得出结论,结论可以是不完整的、不连惯的,重在培养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以问题为学习内动力,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允许思维是发散的或可能存在的,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问题解决后的知识回归可以是知识与技能,也可以是方法与过程,培养处理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是一种注重过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二、问题化

3、教学的组织程序问题化教学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形成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和拓展应用四个程序。(一)提出问题:这是问题化教学的第一步,是按照课标要求的目标,把目标问题化的过程。提出问题的原则应把握这样几点,一是以目标要求的重点和难点为对象,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保证重点,分散难点;二是依据教材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教学实际提出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也感到亲切;三是问题尽量具体化,或用实验演示,或用多媒体再现;四是提出问题要有趣味性,达到设疑激趣的效果。如:我在“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教学中,考虑课标要求探究成像特点是重点,理解虚像是难点。学生的生活经验十分丰富而又不能提炼出知识的实际。

4、设计了“水火相溶”的实验来提出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即在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放一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让蜡烛的像装在玻璃杯中,形成了“水火相溶”的现象。同学们感到既亲切又惊奇,有兴趣探究为什么?(二)探究问题: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猜想,论证、验证。这是一个关键环节,这里要把握四点:一是假设猜想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事实依椐的基础上的,不能胡设乱猜,要引导探究的方向;二是组织学生讨论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培养发散思维;三是充分分析推理,控制判断,寻求真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四是用实验或有说服力的事例来验证和证明假设猜想。如:在“液体的压强”.---的教学中,在

5、提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假设猜想,同学们的猜想是“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容器形状、液体的种类有关,方向都认为是向下的”。接着设计实验验证,用微小压强计演示,同种液体、容器形状相同、不同深度的压强变化,记录数据,得出结论,证明猜想是正确的;再用压强计测量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的液体内部压强,发现压强大小不变,否定了猜想;又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同一点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发现都有都相等,包括向上的压强(学生猜不到也最不相信的),通过探究实验既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又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最后探究深度相同、容器形状相同的不同液体的压强大小。总结出这种探

6、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归纳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三)形成概念和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为了准确说明问题或事物的性质而形成的词语或者总结的规律。这一步应把握三点:一是形成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在“探究问题”中已解决,这里只是提炼和深化;二是不要求概念和规律的完整性、严谨性,允许瑕疵的存在;三是用概念和规律解释提出的问题,让概念和规律回归到问题。如: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探究的结果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允许没有“同一”和“均匀”的规定性要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只要求探究折射光线偏向(离)法线,偏多少?不要求也不探究。(四)概念和规律的拓展应用:即用新建立的概

7、念和规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也是知识的迁移和回归深化的过程。这里须把握三点:一要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或科学前沿的事例;二要同研究性学习结合,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三是可以用适当的变式训练深化概念和规律。如:在“世界是运动的”一节的拓展中,让学生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魏魏群山两岸走”中的“游”和“走”,解释“刻舟求剑”的故事。在探究“声音的传播”的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段关于“城市的钟声,白天听不清晚上听的清”及“1923年荷兰军火库爆炸,在附近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