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

ID:47820476

大小:20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6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_第1页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_第2页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_第3页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_第4页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密实混凝土标准和试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密实混凝土标准方法单位测量值的典型范围1Abrams锥体坍落流动度mm650±50mm2T50cm坍落流动度秒5~15s3V型漏斗流过时间秒9~20s4T5分钟V型漏斗随时间的增加秒0~35L型箱(h2/h1)0.8~1.06U型箱(h2-h1)mm<30mm7填充箱%>80%Ⅰ.坍落流动度测试方法1.应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最大粗集料尺寸不超过40mm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流动度试验方法。2.仪器2.1坍落度筒,采用《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规定的坍落度筒尺寸。2.2钢板,底板采用

2、坚硬不吸水材料,最小边长为800mm的正方型,底板中央有圆形标记,更外围标记有直径为500mm的同心圆。2.3刮刀、铲、直尺、秒表3.步骤3.1用湿布擦拭坍落度筒的内外表面和平板表面。将坍落度筒放在水平放置的平板上。3.2按照方法A或者方法B向坍落度筒内填充试样。方法A对应于实际建筑物不需要振捣的情况,方法B则对应于需要振捣的情况。在方法A中,混凝土不需插捣或者震动,连续填充。在方法B中,混凝土分三层填充,每层深度相同。用捣棒先使每层水平,然后均匀插捣5次。注意:(1)水平状态要保持在同一等级上。(2

3、)准备的试样盛于容器中,向坍落度筒内倒入混凝土并使混凝土均匀分布。3.3应在2分钟内将混凝土填充到坍落度筒内。3.4抹平混凝土上表面,使其与坍落度筒的上边缘水平,然后立刻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提升速度稳定并不能有间断[6]。当混凝土的流动停止以后,测量最大直径以及与其成直角方向的直径,取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作为坍流度。测量只进行一次。注意:(3)提升坍落度筒至300mm高度的时间应为2到3秒。3.5对于500mm流动时间,要测量从提起坍落度筒直到最大直径达到500mm所用的时间,使用秒表测量至0.1秒。3

4、.6若要测量流动结束时间,就要用秒表测量从提起坍落度筒开始,直到流动停止所用的时间。备注:当需要测量坍落度时,应测量混凝土中心的垂直下落高度,将其作为坍落度。测量的坍落度精确至5mm。1.结果对坍流度值(mm),成直角方向的两个直径值的测量应精确至1mm。平均值精确至5mm。备注:如果混凝土扩展流动的形状明显偏离圆形,其坍流度直径的差异达到50mm或者更大时,就需要从同一批次的混凝土中另外取样来重新进行测试。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必需的项目:(1)时间(2)天气(3)气温(4)批次编号(5)最大

5、粗集料粒径(6)混凝土温度(7)坍落流动度(8)500mm流动时间(9)停止流动时间(10)坍落度(11)是否观察到离析6结果说明坍流度(SF)值越高,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填充模板的能力越好。对于SCC,要求最低值为650mm。对于特定数值的合理公差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可取±50mm。T50时间是流动度的次要表征。时间短表示流动性好。应用于土木工程方面,建议T50时间可为3~7秒;房屋建筑方面应用时,可为2~5秒。如果混凝土分离严重,则大多数粗集料停留在混凝土的中央位置,而灰浆或水泥砂浆分布于周边。

6、在混凝土分离较小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边缘将会出现不包裹粗集料的灰浆。如果上述现象没有发生,也不能确定混凝土不会出现分离,因为还有一个时间的影响因素,可能混凝土在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后会出现离析现象。Ⅱ漏斗流过试验1.应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最大粗集料粒径小于等于25mm的自密实混凝土漏斗流出时间的测量。2.仪器2.1钢制漏斗,形状和尺寸见图1。2.2漏斗试验装置应该包括一个漏斗和一个支撑支架[2]。2.3漏斗卸料口应设置一个可以即时开放的水密性活门,顶部边缘要光滑以便用刮尺抹平。2.4除漏斗装置外,还需要准备

7、一个装料容器(例如一个5升的塑料罐),卸料容器(大约12升),用于抹平上表面的刮尺,秒表[3]以及湿布。注意:(1)漏斗的内表面要光滑平整。容积应为10升。(2)需要注意,支架要能够调整水平。为了便于运输,可采用可拆卸式的支架。(3)秒表应可测到1/10秒。3.步骤3.1将漏斗用水清洗,并垂直放好(顶部边缘保持水平)。用湿布擦拭以保持漏斗内表面潮湿。3.2将卸料容器放置在卸料口下方,关闭活门[4]。3.3使用装料容器将混凝土试样轻轻倒入漏斗,直至达到漏斗的顶部边缘。3.4用刮尺抹平混凝土上表面,使其与

8、漏斗上口边缘在同一水平面[5]。3.5抹平之后,在10秒钟内打开活门,用秒表[7]测量混凝土完全流出漏斗所用的时间[6]。得到的时间记做t0。同时,还要观察和记录流动情况(在流动过程中混凝土是否有阻塞的倾向)。3.6当测完流出参数时,按照上述3.1至3.4的步骤将混凝土试样倒入漏斗,抹平然后静止5分钟,再测量流出时间,记做t5。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记录混凝土流动情况。注意:(4)在将混凝土填入漏斗中之前,要检查卸料活门是否可以完全打开。(5)需要调整试样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