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

ID:47821173

大小:5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_第1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_第2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_第3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_第4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专题跟踪训练(三)一、单选题1.(2018·枣庄学情调查)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时需要消耗ATPB.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其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D.若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受损,将会影响其对K+的吸收[解析]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正确;离子吸收的选择性与载体种类有关,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对离子吸收的速率,B错误;海带细胞通过

2、主动运输积累Ⅰ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若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受损,将会影响其对K+的吸收,D正确。[答案] B2.(2018·山西省太原市一模)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神经元细胞膜突起形成轴突的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面积C.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解析] 生物膜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错误;神经元细胞

3、膜突起形成很多树突,其作用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膜面积,B错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C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般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但是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D错误。[答案] C3.(2018·河北省邯郸市模拟)耐盐植物柽柳在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研究发现这类植物能积累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并使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柽柳的耐盐性是由它的遗传

4、物质决定的C.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不利于根细胞吸收水分D.在冬季气温低时,柽柳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不变[解析] 柽柳可逆浓度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由此可判断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项错误;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项正确;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可增大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有利于根细胞吸收水分,C项错误;冬季气温低时,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的能量减少,柽柳吸收无机盐减少,D项错误。[答案] B4.(2018·河北省衡水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进出

5、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均消耗细胞产生的ATP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自由扩散C.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与浆细胞释放抗体的方式不同D.细胞内K+浓度明显下降可使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升高[解析]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离子和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B错误;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与浆细胞释放抗体的方式都是胞吐,C错误;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导致的,因此细胞内K+浓度明显下降可使神经细胞静息电位降低,D错误。[答案] A5.(2018·江苏省镇江市模拟)

6、将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渗透失水导致气孔开放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A错误;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B错误;清水

7、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没有质壁分离,也不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错误;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D正确。[答案] D6.(2018·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联考)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胞吞作用,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类型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胚胎干细胞3mmol/min5mmol/min成熟红细胞3mmol/min3mmol/min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载体

8、蛋白的参与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胚胎干细胞对Q的吸收受通入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Q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D错误。主动运输吸收Q需要消耗能量,与浓度差没有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