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ID:47821361

大小:59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解析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也涉及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也

2、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出国留学这种居住地地理位置的改变,相对来说属于长期性的改变,故属于人口迁移。答案C2.若下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从非洲迁往西亚符合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答案C最近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

3、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第3~4题。3.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教育4.我国近30多年来,下列省区中姓氏越来越复杂的是(  )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广东省解析第3题,在历史上,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吸引甘肃李姓人向此迁移。第4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吸引外省区人口向广东迁移,故广东省的姓氏变得越来越复杂。答案3.C 4.D5.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与我国20世纪5

4、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引起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主要是从内陆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务工和经商,人口流动规模大。答案C6.右图所示为美国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 

5、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 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原因主要是美国西部、南部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人口从美国本土东北部迁出,与东北部工业区吸引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战后美国人口迁移无关。答案B读图,完成第7~8题。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示意图7.2001—2007年江苏人口(  )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

6、降8.导致图中江苏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A.历史、文化差异B.自然环境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解析第7题,从图中曲线走向可以看出,江苏人口自然增长量总体基本没变,而增长总量却明显增加,这说明江苏的外来人口数量在增加。第8题,江苏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大量人口由内地拥入江苏。答案7.A 8.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专家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表示,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最迅速的人口迁移运动。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缺乏充分

7、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将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有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亟待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引发老人照料和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2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堪忧。材料二 我国人口的文化、教育、科技素质亟待提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女性儿童的辍学问题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出生人口素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每年我国有80万~120万缺陷人口出生,全国累计的残障人口已超过6000万,相当于法国的人口。(1)关于我国未来20年的人口迁移特征的

8、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国家组织的人口流动数量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C.流动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方向错综复杂,没有明显的主流方向(2)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留守家庭”“        ”等现象;我国针对人口素质问题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