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

ID:47824279

大小:648.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7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_第1页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_第2页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_第3页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_第4页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二入学检测(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本书上说:“天地的五行如果没有变,(君主)应当以德行来弥补,广施于天下,那么问题就可以消除,如果不以德行弥补,不出三年,天会下石雨。…..补救的办法使省徭役、少收税、开仓库、赈济百姓。”这应该是哪本书的说法?A《论衡》B《潜夫论》C《春秋繁露》D《养生论》2、宋代“由于”生产增加、经济繁荣,“以致”产生一种和唐代不同的文化。在这段叙述里,从“由于”到“以致”中间,需加入哪一个

2、选项,才能使其因果关系更为合理?A、君主权力扩张,相权萎缩  B、重文轻武,理学盛行  C、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D、城市兴起,生活多样化3、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4、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

3、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1)佛教(2)道教(3)墨家(4)儒教A.(2)(3)(4)B.(1)(2)(3)C.(1)(3)(4)D.(1)(2)(4)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A           B         C           D6、有学者在研究四大发明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方面,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

4、象的根本原因是:A、“学而优则仕”影响了科学理论研究B、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C、天文历法、医学不需要理论研究D、封建自然经济的影响7、“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实业救国D.辛亥革命8、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

5、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9、“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A.鲁迅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10、恩格斯在评价一本书时说:“至今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这本书是:A.《天体运行论》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物种起源》D.《共产党宣言》11、“一批在现实生活中

6、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流浪者”指的是:A.现实主义作家B.现代主义作家C.浪漫主义作家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2、薄伽丘早期的作品尽情讴歌爱情,展示人间的欢乐,但其后期的短篇小说《大鸦》竟然咒骂女人就是邪恶。这主要反映了①人文主义精神②教会势力强大③薄伽丘缺乏斗争精神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13、“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②“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指的是中

7、世纪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③“相继而来的”那场运动仅仅恢复了传统④这段话产生的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意大利的产生并发展A.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④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一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的文学创作属个哪个文学流派: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派15、“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

8、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上述这段话的作者、文中所提到的“破屋子”和“裱糊匠”分别是:A、李鸿章清政府抵抗派B、李鸿章清政府洋务派C、曾国藩清政府维新派D、曾国藩清政府洋务派16、晚清重臣翁同龢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