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观潮-教学设计

1-1观潮-教学设计

ID:47831105

大小:3.75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7

1-1观潮-教学设计_第1页
1-1观潮-教学设计_第2页
1-1观潮-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1-1观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雅.回二博雅4A智慧课堂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节)主备人:石春姬授课教师:课题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盐、屹、昂”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堤”等15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3.学习作者按照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奇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2.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自主学习单课前导学一、自学检测1.预习反馈记录:完成率()

2、,达标率()。未达标学生:未达标原因分析:补救措施:2.朗读和识字检测:针对自主学习单阅读和识字学词任务进行课堂检测(1)读文检测:小组合作,逐段轮读,不熟悉的盯读,组长监督,能读准确,读通顺。(2)字词检测:PPT出示生字词奇观屹立犹如人声鼎沸若隐若现笼罩宽阔逐渐漫天卷地横贯江面翻滚霎时(3)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学生理解“屹立”与“矗立”的区别,完成自主学习单课堂探究任务一。3.教学助手说文解字,再完成课堂探究任务二。滚逐二次备课杭州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课上互学一、课堂质疑学生问题归类:预设:1.钱塘潮成因?为什么钱塘江大潮称为奇观?潮来时周围的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的表现?

3、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师归纳整理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钱塘江大潮称为奇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二、课堂探究(一)探究解疑:为什么钱塘江大潮称为奇观?1.小组合作,从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教师寄语:博雅.回二博雅4A智慧课堂语文教学设计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用横线画出来。预设: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时间潮来时的声音、气势余波人们的表现2.作者写观潮前的周围环境及人们的表现来侧面烘托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奇特。文中还有很多这种侧面描写,你还能找到吗?3..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景象。(二)探究解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观潮的过程的

4、?1.同桌交流,合作完成自主学习单课堂探究任务三。2.方法拓展:根据景物的特点和观察方法的不同,写景的顺序也不同。(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按景物类别分别观察和描写三、拓展阅读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它,歌颂它,展现它的神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观看了钱塘江大潮后写下《浪淘沙》。读古诗,想象画面,再从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四、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雷霆万钧,令人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馈赠给我们如此壮观的景致。我们的祖国绵延辽阔,在富饶的土地上,其实还有很多奇异的景观,它们或挺秀绮丽,或壮观雄浑,你们发现了吗?感受到了

5、吗?通过网络搜索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再次感受自然的无私与广博。课后练学完成自主学习单课后检测任务一、二、三题。板书设计教师寄语:博雅.回二博雅4A智慧课堂语文教学设计教后反思教师寄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