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

ID:47831665

大小:9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7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_第1页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_第2页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_第3页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_第4页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适应性题(理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谷城县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型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                         .选择题(客观题)(22小题,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6题为物理部分,每小题2分,共12分;7—16题为化学部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7—22题为生物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1、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接近事实的是A、小明午餐大约吃4Kg米饭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mC、你现在考试时所在教室的气温约为50℃D、空调的功率大约是100W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物质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重力3、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借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

3、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4、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 凝固B、汽化 液化C、液化 凝华D、升华 凝华5、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

4、变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6、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则图中电路图设计最合理的是理科综合试题第8面共8面7、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节日的礼花B、夜晚的霓虹灯C、雨后的彩虹D、彩色的图画8、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5、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B、用加热的方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C、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食盐水可以除水垢9、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0、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11、从化学角度看“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水中由O2、H2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2、CH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

6、程式为CH4+2口催化剂N2+CO2+2H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A、NOB、NO2C、N2OD、N2O513、下列化肥通过外观即可与其他三种化肥区分开来的是A、磷酸二氢钾B、尿素C、氯化钾D、磷矿粉14、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其它三种物质都发生反应的是A、铁B、稀硫酸C、碳酸钠D、氢氧化钠15、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A、保温瓶内的水垢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C、盛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膜D、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16、把锌片放入CuSO4溶液中,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和分析,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A、甲认为红色物

7、质是铜B、乙认为锌的活动性比铜强C、丙推测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检验D、丁猜想CuSO4溶液呈酸性并验证17、下列对歇后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歇后语所表示的一条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歇后语中的三种动物所处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蝉、螳螂的发育均为完全变态发育D、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18、时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中国人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