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学设计

竹竿舞教学设计

ID:47834617

大小:8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8

竹竿舞教学设计_第1页
竹竿舞教学设计_第2页
竹竿舞教学设计_第3页
竹竿舞教学设计_第4页
竹竿舞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竹竿舞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竹竿舞”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在全面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力求在新颖、趣味、独特性上下功夫,应用竹竿进行有趣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在不同的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良好的个体间的协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在游戏活动的轻松气氛中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等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体现“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体验体育的乐趣:“情”——让学生尽情活动尽情发挥尽情展示;“全”——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在教学中全面突出“健康、和谐”的思想理念。二、教材分析9竹竿

2、舞是黎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在欢快的节日进进行表演,本舞蹈充满青春活力,具有欢快与鲜明的节奏,很适合初中的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竹竿舞教学不受场地限制,尤其对于场地限制的学校和农村学校,面临体育设施落后,场地有限,器材短缺状况。通过开发和利用竹子作为体育器材和体育运动项目。它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弹跳能力,同时又能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这对初中

3、学生进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手段,更有利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交流。一、学情分析就竹竿舞教材本身来说,要求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性。很适合初中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的鲜明特性,在满足他们心理、生理需求的同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学习,去感受,去展示,去张扬,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快乐。 “竹竿舞”课时计划教学内容竹竿舞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体育的特点和基本掌握竹竿舞的简单跳法,从而积极参与。2、在

4、练习过程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平衡、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大胆展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4、通过本次课的练习与展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提高社会适应能力。9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协调运动,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的跳跃。教学难点:基本步与竹竿有节奏的配合。场 地器 材1.篮球场 2.鼓:一面 3.录音机:一台 4.竹竿32根内容与时 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导入热身5′课堂常规2′1、指定地点集合。2、向学生问好。3、宣布教学内容与要求。4、安排

5、见习生。1、按指定地点集合整队。2、向老师问好。3、明确学习内容及要求。4、见习生出列。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认真听讲。9慢跑过固定横竿3′1、教师讲解慢跑方法与要求。(速度不宜过快,要跑过每格横竿,跑6圈)1、学生在音乐中慢跑练习。组织:●●●●●●●●●要求:保持队形,过竿时注意安全,不能踩、踢竹竿。学习与体验35′舞步练习3′1、教师讲解示范竹竿舞的舞步动作及要领。(单脚跳,每只脚2拍,共4拍)2、教师讲解示范过固定竿舞步动作。(每一格跳2

6、拍)1、学生原地跟教师做舞步练习。2、学生分两组跟节拍过固定杆练习。组织:四列横队●●●●●●●●●●●●●●●●●●●●●●●●●●●●●●●●▲要求:舞步整齐统一。组织:●●●●●●●●●●●●●●●●要求:脚步要跟节拍跳过竿。9学习与体验35′打竿练习3′1、讲解打竿动作要领。(开开、合合)2、教师选一学生与之做打竿示范。3、教师巡回辅导。1、学生徒手模仿练习。2、学生分组打竿练习。(一组打竿,另一组观察,30秒交换)3、学生继续练习。组织:四列横队组织:●●●●●●●●●●●●●●●●●●●●●●●●●●●●●●●●要求:节奏统一

7、。9竹竿舞练习24′1、讲解练习方法,注意事项,(一组打竿,一组跳,注意节奏)教师打鼓,以鼓声为节奏。2、请一学生打鼓,教师巡回辅导。3、教师讲评各组出现的问题。4、教师以口令和手势帮助学生纠正动作。5、增加难度:学生两组并一组进行多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学重点:敲竹竿节奏与脚跳吻合。1、学生分4组练习,每一组3排竹竿。跳过3轮后交换,打竿的跳,跳的打竿。2、学生继续交换练习。3、学生分组讨论存在问题。4、学生按老师纠正的方法继续轮换练习。5、学生由原来的四组合并为两组进行轮换练习。(学生两人手牵手同时过竿)组织:四个小组●●●●●●●

8、●●●●●●●●●要求:1、节奏分明,并分清楚,落地轻巧;2、气氛活跃,情绪高涨;3、注意安全,互相关心。安全提示:注意脚下,口令统一,听清节奏,胆大心细。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