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ID:47837179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1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_第1页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_第2页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_第3页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_第4页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传统工艺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湖湘传统工艺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有湘绣、陶瓷、侗锦、小郁竹艺、瑶锦、花瑶挑花、根雕、竹雕、石雕、剪纸等,其中湘绣、铜官窑、菊花石雕、侗族织锦技艺、花瑶挑花、竹编(小郁竹艺)等都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他的传统工艺也绝大多数都列入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工艺普遍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传承与保护传统手工艺已迫在眉睫。一、湖湘传统工艺式微的原因(一)生产力发展变化快马克思认为:“随着新生产力

2、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①随着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新的生产力远远高于传统工艺所能达到的水平。很多领域,无论是式样还是技艺,机器都能代替人工,而且机器能批量生产,且不说质量能否跟人工做的一样精致(实际上也能过得去),至少在产品的产量上远远超过了人工的生产量。如湘绣,机器也可以绣出普通的甚至稍有难度的绣制品,对湘绣作品要求不高或者不了解的人可能无法说出机绣品跟人工绣品的优劣。而一幅好的湘绣作品要耗费一个绣女或者绣哥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而机器则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二)市场需求急剧缩减曾经为湖南人民

3、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传统工艺,在工业社会却已经失去了往日辉煌的地位。如侗锦,在过去,侗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宗教活动都离不开侗锦,而如今,方便轻巧、物美价廉的服饰、日常生活器具等早已能被批量化生产,已广泛融入侗族人的生活,而工艺复杂、耗时多的侗锦等手工艺制品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使用范围缩小,逐渐成为只有盛大的节日才用得到的装饰品或者卖给旅游者的纪念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以前生活必须要用到的工具也可以用别的物品替代。如竹编制品,以前挑谷物经常要用到竹制算筐,家家必备,而今且不说现在直接用车托运,退一步讲,也是用塑料编织袋等其他非竹编制品替代了。哪怕竹算筐再结实耐用也难有用

4、武之地,更不用说米筛、鱼篓、锅刷等竹制品了。(三)社会保护意识淡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更吸引人眼球的是新奇,而传统工艺默默的被贴上了陈旧、落后的标签。如果说年长的一代人还对传统工艺制品存留着一份感情,那年轻一代人就没有这样的感受的。因为对于年长者来说,传统工艺品曾经饱含着过去的美好回忆,年长者在对待历史和老物件的心智也更成熟些,而年轻人没有对过去的留恋,只有对新事物的追求,他们更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往后看,对传统工艺缺少敬畏心,保护意识淡薄。年长者慢慢老去,年轻人开始当家,老年人即使想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做点事情,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听之任之。(四)后继乏人传承人作为传统工艺的创造者、

5、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远古而来,手工艺人很多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这个行业,要么是家境贫困者,要么是不爱读书的人,因为手工业的门槛相对比较低,只要勤劳,靠双手是能够吃饱饭的。然而在生产力发达的当今社会,传统工艺传承人的代际断裂?H为严重,现在的年轻一代多不愿继承学习,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如目前通道县内织锦者多为40岁以上的妇女,40岁以下者为少数,20岁左右者最少,“技艺”面临渐成“记忆”的尴尬。传统工艺出师的过程很漫长,像陶瓷没个三五年摸不进门。浮躁的年轻人没多少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一个从事竹编近70年的老师傅曾经收过7个徒弟,但现在没有一个徒弟

6、从事这一行。他说:“花一天多才能织成的菜蓝只能卖100来块钱,每天平均收入才7、80元,而在外面做工一天能有200多元。”的确,在物价飞涨的当下,没人愿意继续坚守这份不挣钱的事业。(五)现有传承群体整体素质不高从古至今,知识分子鲜少从事手工业,如今虽然有海归女传承母亲衣钵研习非遗技艺,但也只是个例,绝大数手工艺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文化水平低。这与传统工艺的传授方式有关,传统工艺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近亲传带等方式获得技艺,师徒中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更别说是系统的民族文化、美术理论、艺术设计等方面的教育,于是最理想的状态是技艺可以传承的娴熟精湛,但是对传统工艺本身的文化,以及技法的来源与

7、创新等认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研究了。如侗锦文化,当地不少织娘虽然掌握了高超的织锦技艺,但对侗锦图案纹样所代表的深意缺乏了解,正所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现有传承群体的民族工艺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均有提升的空间。二、传承与保护传统工艺的措施(一)加强传承人培养培训为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全面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提升传承人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创新能力,达到“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目的,文化部协同教育部启动中国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