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

ID:47837679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_第1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_第2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_第3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_第4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初探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19-02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招主,从生源类型来看,学生学习的基础、方式方法、主动性等方面,远不如本科院校学生;从学生家庭背景来看,多数学生来自农民、工人、下岗职工家庭,在心理、学习、求职等方面不能得到来自家庭的足够的帮助、指导;从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来看,是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多以专业课为主,缺乏人文知识的传授,

2、缺少人文素质教育,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学生会逐渐成为“空心人”“机械人”。为此,高职学生迫切需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启迪性的就业指导,校方也迫切需要寻找、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1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高端人力资源,但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屡攀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家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教育部要求在2008年所有高校都要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还存在诸多问题。1.1内容简单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简单,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讲授

3、择业技巧、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缺乏基于职业发展和人生可持续发展考虑的能力素质的培养。1.2形式单一就业指导只局限于课堂,形式单一,缺乏形式的衍生与内容的延续,没有融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阶段教学的实施,时间跨度较大,前期所学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得不到相应的实践与检验,效果不尽人意。1.3与社会需要相脱节[1]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相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想要的、用人单位急需的仍有较大距离,出现学生有业不就,企业有岗无人,就业指导实效性亟待提高。1.4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理论与实际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用性不强,只是对学生作单向的知识灌

4、输,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加之学生对就业指导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化,国内行业格局瞬息万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指导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这就对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指导不应是单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是思想的启迪、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在形式上,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活动教学、咨询服务、岗位体验结合起来;内容上,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学习诉求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模拟演练结合起来;维度上,将行企专家、校友、专业教师、辅导员结

5、合起来。充分考虑本院校特点、专业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多方因素,从学生需求出发,解学生所惑,助学生成长;从社会发展岀发,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按需施教;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终身学习,认清自我,规划人生。构建以职业发展为主线,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发展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3咼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就业指导不应仅局限于就业方面的指导,还应涵盖心理健康、职业定位、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指导,融教学、咨询服务、实践体验为一体,从课堂教学外延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就

6、业竞争力,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主动寻求指导,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3.1建立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课程体系(1)课堂教学:由短期的择业指导向长期的人丄职业规划转移。就业指导并不是指导学生就业的一时性行为,而是一个培养人长期发展的过程。转变就业指导就是指导学生择业、就业的短视行为,将传统的就业指导延伸到人的一生职业规划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业指导定位由“匹配式”转向“发展式”。[2]按年级将课程分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求职指导、创业教育四大模块,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体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

7、品徳教育,使就业指导成为学生职业发展、职业素质养成的蓄水池,为学生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网络教学:由课堂教师监管向课外学生全程自主学习转移。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时光,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实行模块式全过程职业指导,并配以网络学堂,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学习学校网站提供的知名指导专家在生涯规划、索质养成、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课程。网络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又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生依据自身兴趣与能力,自行掌握学习进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2)活动教学:由知识木位向能力木位转移。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

8、性质,决定了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应用性而不是单纯理论性,侧重于针对性而不是通用性。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