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

ID:47848051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_第1页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_第2页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_第3页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_第4页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1高校科技创新现状浅析2000年以來,国家充分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作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o1998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科技部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安排》、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院知识产权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各类政策文件中,

2、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木权益,极大促进了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下,高校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科技创新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高校科研人员达到27.5万人/年,2010年达到29.0万人/年,2011年总人数达到29.9万人/年,每年保持3到4个百分点的增长。除此之外,2009年高校科创专利屮请数达到61579件,相对

3、于2008年增长36.4%,至2011年,高等学校专利屮请数达到9.6万件,同比增长31.4%。第二、高校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增长较快,在2011年我国高等学校国内科技论文总数达到了111万篇,同比增长4.5%,其中在国外发表论文为21.8万篇,同比增长19.8%,在国际上,我国高校发表论文数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第三、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逐渐加强,2011年,高等学校在技术市场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5万项,同比增长17.8%,占全国19.4%,合同成交金额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26.5%:数据來源:科

4、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388期,2010年12月19日,总第514期,2012年1月20日,总第533期,2012年7月1日]。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也在不断高,在社会科研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构性瓶颈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耍,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数量与质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然而,从国家内外部发展需求來讲,口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以及社会转型条件下,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存在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

5、校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障碍与薄弱环节,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创新能力上的进一步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科技创新专业结构性缺陷。近年来,高等院校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从事基础研究占到了32.9%,从事应用研究达到了54.1%,从事试验发展仅占13.0%o按学科分类,高校投入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达到63.0亿元,占总量17.3%;农业科学25.2亿元,占总量6.9%,医药科学31.6亿元,占&7%;工程科学与技术20&1亿元,占57.2%;社会人文科学21.6亿元,占6.0%。

6、在62个一级学科中,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同比增幅较大,且明显成为科研重点,而农学、医学则有较人幅度下降。从高校职能角度讲,高校科技创新应当具有公益性质,应当以知识的创造、保存和传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旨,并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补充。就社会整体而言,试验发展领域占到81.1%,而基础研究仅冇6.7%,高校科技创新更多地偏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建设。企业科研在社会创新体系中比重达到75.2%,而企业科研更偏重于电子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与机械制造。[数据来源:2012

7、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从数据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并且资源对于竞赛性质的学科专业更为倾斜,而对于一些具有实际意义以及见效缓慢的科研项目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更为重视的情况,而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则相对轻视。而人文类科学与经济管理类科学,则恰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这一实践环节,对于人文学科的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丰富,也冇利于学牛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

8、发展需要。但是在我国,高校更多地倾向于将科技创新项目偏重于口然科学或工程科学,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快更迅速地获得奖项,以利于吸引更多的财政支持与社会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短期行为多,稳定性与协调性差,在申报项日或应付检查时临时搭建I才I队,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很少进行学术交流;另外,长期形成的院系建制与传统学科分类,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形成了阻碍。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偏科”现象。因此,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