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

ID:47856924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30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_第1页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_第2页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_第3页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_第4页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沛县三里小学赵晓文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六、七岁至十一、二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一、学龄儿童生理方面的特点学龄儿童生理方面处在继续生长发育中,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机能,即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6~7岁时的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身高每年约增4~7分分,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新陈代谢旺盛,但学龄儿童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

2、较差。如学龄儿童肺的弹性较差,气体的交换量较小,所以呼吸频率较快。成人要注意培养学龄儿童用鼻子呼吸的习惯,以预防感冒及肺炎的发生;再有学龄儿童皮肤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差,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骤然变化,容易着凉或受热,成人要注意提醒和帮助孩子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刚开始上学时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坐姿,因为学龄儿童骨骼的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或受外伤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学龄儿童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还难以完成

3、精细的动作;心肺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心脏收缩力差,脉博每分钟90~110次左右。因此要注意不要让学龄儿童长时间的连续地跳跃、跑步、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发育,体育锻炼时要教会他休息。游泳时要注意孩子的耳鼻卫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即鼻咽腔与鼓室之间的通道较成人粗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这个时期的儿童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较差,贮尿机能相对差,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以防在精神极度兴奋或疲劳时发生遗尿现象。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要告诉他:“在学校,下课时,第一件事要先上厕所。”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人的发育是从出生到少年期先快后慢地进行的。七岁幼儿的

4、脑有重量已基本接近成人脑的重量,从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度看,到幼儿末期,大脑皮质各区都已接近成人水平。二、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鉴于学龄期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和坚持性不够,自制力差,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违反纪律,同时,由于生活范围和社会交往的扩大,又有一个对集体生活适应的问题,心理发育面临着一个转折,掌握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因此显得非常重要,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

5、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以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在同伴交往中,促进社会化的发展。1、认知的发展。(1)记忆。有意记忆超过无意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学龄儿童常采用的记忆策略有:复述、归类、整理并条理化,以此来帮助记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常用复述,三年级开始,归类、整理并条理化的能力随年级增长而提高。(2)思维的发展。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三年级以前的逻辑推理需要

6、依靠具体形象作支柱,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两种思维万分相互渗透。十岁以后进入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2、学龄儿童个性的发展。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发展的趋向从具体向抽象概括水平过渡;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3、学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开始注重服从权威,认识到不顺从会招致不好的结果,9岁以上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可以有两种表现——自觉自愿和被迫。三、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一般来说,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人自从降生以

7、后不久,就能建立条件反射,改变个别行为。在人一生的整个生活过程和实践中,也不断地在积累知识经验,改变思想行为,所有这些,都包含着学习的意义在内。狭义的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并引起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结构的变革。作为特殊的认知或认识活动的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他们往

8、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从人类极为丰富的知识宝藏中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