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ID:47861815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2-03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_第1页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_第2页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_第3页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_第4页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篇二一、基本状况xx与xx县毗邻,地处XX县西北部,辖12个村(居),面积50.78平方千米,人口29820人,为xx最薄弱乡镇之一。现有中心小学1所,定点村小2所。多年来,由于受到全镇交通闭塞、经济薄弱、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校园办学条件极其简陋。(1)办学设施。办公设施:办公桌椅基本到达教职工每人一套,但绝大部分为80年代所添置,陈旧、破损严重;目前因办公用房紧张,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室里办公。电教设施:全校现仅有多媒体教学设施4套,电视机、dvd等配套教学设施5套;电脑95台,45台为今年新配“龙芯”

2、电脑机房,另50台方正电脑已届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为中心校淘汰电脑,各15台,均已报废;教师用机目前才配至部门、科室,无教师办公用机。录音机、语音教学系统:无语音室及可用录音机。图书资料:中心校生均6册,村小生均20册。(2)校舍。中心小学现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学楼1020平米,为b级用房,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目前现有校舍中,教室、办公室及生活用房严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无一间达标。两所村小校舍总面积为1590平米,除增寿小学630平米简易教学楼为b级用房外,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经有关部门建筑安全性及抗震

3、鉴定,全镇小学所有校舍均在“推荐拆除”之列。(一)农村小学的办学优势相对于驻城及县直校园来说,一般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办学优势可言。如果勉强说来,大概有两点:1、教学质量的压力小。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作为家长的共同心理,但总体来说,驻城及县直校园的家长这种愿望和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不少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均相对较好,对子女教育培养的期望值较高。此外,一部分农村家庭,跳出“农门”心切,往往从幼儿园开始便在城里租房或买房供孩子读书。因此,农村校园在落实“减负”要求和贯彻“五严”规定方面面临的困难要比驻城及县直校园小得多。2

4、、班额少。中心校各班级生数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级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级甚至不足10人;而驻城及县直校园班额一般在60以上。就应说,在农村校园的教学过程中,为老师尽可能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带给了可能。(二)农村小学的办学劣势相对于驻城及县直校园而言,农村校园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教师人岗对应极不协调。一方面按师生比来说,在编教师总数明显超标;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较为突出。二是教师队伍整

5、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专业知识不强业务潜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不安心从教,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等状况都有务必的比例存在。2、校园的品牌效应及综合影响力较小。农村校园难以像县城校园那样对学生及家长有吸引力。在农村校园中,学生家长存在择校的心理和愿望还是较为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城读书的类型,一旦条件成熟,仍要想方设法进城里校园读书。3、办学条件简陋。一是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达标。二是教学及设备条件相对较为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三是校园公用经

6、费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校园正常发展经费使用需求。4、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社区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校园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校园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时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三、问题成因分析农村校园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究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随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施行以来,对促进教育发展产生了用心的推动作用,教育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县级财政供给与全县教育发展的投入需求间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计划安排,应化解的义务教育

7、阶段有关债务我县尚未完全拨付到位;县直较大规模的校园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债务等待政府偿还,同时,作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急需政府超多资金投入。因此,尽管全县上下都在大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务必程度上讲,教育局、县政府均已无力兼顾面广量大的农村校园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发展。此外,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镇级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开了教育这一包袱,不再承担自身在教育发展上应肩负的职责,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更加举步惟艰。2、在农村未能真正构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施行后,校园与社区、村(居)以及镇级

8、政府的联系没有原先那样密切,镇级政府的教育职责相对减少,社区及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重视显得相对不够。二是校园工作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受到学生家长观念、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远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