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

ID:47867622

大小:134.9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05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下文学创作最大的挑战是,有了生活积累的厚度,却缺乏思想观念的穿透力,往往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积累,他们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黄土中,像农民一样苦作耕耘,其中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却难得有更高水平的突破。不少作品,有生活,却无新意;忠实于写实,却呆板没有灵气;会讲故事,却不会提炼意义;即使能够读下去,却很难再回味。对这些作者来说,有了生活积累却不一定会有好作品。缺乏足够的思想储备,即使是专业作家“身入”到生活中,由于未能“心入

2、”,同样会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难有大的突破。当下文坛思想的贫乏,已成为不断滋长的倾向。文学对思想的疏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过去的文学政治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警觉。政治过多地干涉文学固然有问题,但过度“去政治化”以致疏离思想性,就又酿成新的恶果。在一些人眼中,这个时代一切服从并依赖经济,对思想的需要已不那么迫切了。的确,在一个社会冲突缓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深挖社会题材的文学丧失了新奇感和震撼力,因而易于“弃思”而趋向技术性、娱乐性。社会生活的安宁、温馨、闲适也促使人们转向注重文学的娱乐功能和“玩技巧”。但文学的“过度娱乐”,会损害一个民族智力的健康。文学的思想性是与作家的生命情感体

3、验、艺术直觉以及作品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肯定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作家的思想秘密就隐藏在“怎么写”、“写什么”的艺术话语中。愈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度愈高,而且,在这种融合中,其思想性的生命力往往占据更突出的地位。仅就审美感觉的细腻、文笔的优美、生活积累的厚实、学问的专精等而言,现代作家中与鲁迅相当甚至超过者不乏其人,但却无法与鲁迅媲美,其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无人比肩。要在变幻的生活流中做出深层艺术真实的发现,更需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背朝天”式的

4、写作,往往局限于思维或材料的自身,难以超拔而出,给人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神震撼和思想提升。回头看,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新时期文学;向前看,新世纪文学的辉煌同样离不开思想的支撑。对作家来说,生活的“黄土”永远是文学的源泉,但必须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才有可能产生“天高地厚”的文学经典。每一次对生活的新发现,每一次艺术上的新突破,都以思想上的突破为先导。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摘编自江岳《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如果有生活的丰厚积累,就不会再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B.对曾经的文学政治化的反感,

5、是导致当下文学创作思想贫乏的唯一原因。C.作家想要让自己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就必须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D.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只要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就会产生伟大文学经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摆问题、析原因、树观点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史上创作的反思。C.文章将现代作家的创作与鲁迅作品进行对比,论证了思想性之于文学的重要。D.文章在上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生活永远是文学的源泉”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下的文学创作者不乏高产的

6、能工巧匠,缺乏的是思想深刻的文学大师。B.当下文学创作的“过度娱乐”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安适相背离。C.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写作同样具有精神震撼。D.思想上的解放让每位作家对生活都会有新发现,且在艺术上会有新突破。(二)实用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思维导图,英文是TheMind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7、,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