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

ID:47873105

大小:148.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4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1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2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3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4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5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6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7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8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9页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5级学号222005050101132姓名指导教师二OO九年四月浅论云南玉溪新平县花腰傣的服饰民俗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服饰是无声的语言,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汗水,记载着人类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铸造美好生活的殷切愿望。这一切对于像花腰傣这样古老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花腰傣最显着的外在标志,而且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习俗与传统。本文通过对傣族这一民族历史的了解,从中了解花腰傣的来历,通过对玉溪新平

2、县花腰傣的实地调查,重点对花腰傣女子的服饰民俗和一些特殊的生活民俗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并对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功能进行了一定的论述,以期人们对花腰傣有进一步的认识。关键词:傣族历史;花腰傣;服饰;民俗;文化TalkaboutthedressfolkcustomofYunnanYuxinewcoloredwaistDaiofflatcountylightlyZhcngdongmingSchoolofLiteratur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act:Fashi

3、onisasilentlanguageofapeoplesaturatedwithwisdomandsweat,diligentlyrecordedtheexplorationofhumanspiritandcastingardentdesireabetterlife.Alltheseantiquitedhuayaodaitonothavingcharactersisespeciallyimportant,Itisthatobviousexternalofhuayaodaiindicate,andbeartheweigh

4、tofthisnationhistorywithculture,conventionandtraditionnotonly.BasedontheDaipeople'sunderstandingofthehistoryofthisnation,fromwhichtounderstandtheoriginsofhuayaodai,XinpingCountyofYuxihuayaodaithefieldsurvey,withafocusonwomen'sclothinghuayaodaifolkloreandfolklifes

5、pecialforacertainamountofdescriptionhuayaodaiandculturalfunctionsofdressacertainamountofdiscussionwithaviewtofurtherpeople'sunderstandingofhuayaodai.Keywords:Dainationalminorityhistory;huayaodai;Clothing;Folkcustom;Culture;一、傣族的历史形成和人口分布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

6、繁衍生息在屮国西南部。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劭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丿力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使用犁耕的民族,也是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之一。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就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

7、扌单”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英为“金齿”、“黑齿”、“花蛮”、“口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屮的一支,汉朝称“滇越”、“扌单”。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屈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

8、)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居民,自称“傣那”、“傣雅”、“傣绷”、“傣湖”等.傣族使用傣语,屈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由于翻译佛经的需要而创立了傣文。傣文是一种拼咅文字,但各地不尽相同,分傣伪、傣那、傣绷、金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