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ID:47897859

大小:9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1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市南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哄抢■(hong)班(ban)师■戏谑■(xue)予取予求■(yu)B.枕藉■(J1)骨(gto气■瘦削■(xue)抵掌而谈■(zhl)C.瘙痒■(sdo)荧光(ying)■鞭挞■(ta)月明星希■(xi)D.踮脚(dian)中(zhdng)肯歉收(qian)宁缺毋滥(wu)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只是图浮名,炫装潢,只藏不读,等于无书;尽力搜求,只贪量多,内容,,只能算书肆;勤于记诵,却缺乏悟性,难于理解运用,没有,仍属不学无术之辈。“博览”则是获

2、得这种“悟性”不可或缺的途径和基础,是历代学者极力的读书方法。A.无论束之高阁无见卓识推重B.不论束之高阁真知灼见推崇C.无论置之不理真知灼见推重D.不论置之不理远见卓识推崇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越來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B.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并不陌生,今年4月1日,他曾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欣然接受成为柴火创客荣誉会员的邀请。C.微信、支付宝今年不再鼓动红包大战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能让人们在春节期间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分平淡与从容。D.新时代农民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对彖之后,各级政府积

3、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与“天”这一信仰本体相呼应,“天下”则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总体认识,同时又是一个现实的本体存在。对于天下的认识,反映了这个民族在其文明发端时期便重整体、重和谐、重经验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天下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并且成为王朝国家不断重构的合法性依据,最重要的是,为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政治共同体提供了內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而论,与其说“天下”是一种“想象”,毋宁说是一次富有创造性的“发现”。“天下”一词,首见于《尚书・召诰》“用于天下,越王显”,从

4、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天下”和“天子”“中国”“四夷”“五方”等意头相互关联的词应该大体上形成于同一时期。,“中国”一词最早岀现于西周初年,1963年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上刻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四夷”一词则初见于《诗经•小雅》,‘'四夷交侵,中国背叛”。有学者认为,上述概念可能在夏商时期,也就是在“天”字出现后就产生了,但这一观点既无考古的印证,也没有文献资料的佐证。所以,目前能够确定的仅仅是,最晚在西周时期,“天下”和“中国”等文字就已经出现了。相对于“天下”而言,历史上的“中国”虽然也包括多种涵义,但每一种涵义均较为清晰而易于梳理。“中国”通常是指京畿之地,也有人认为

5、就是“国之中”,还有人认为有汉族聚居的地区之意。总之,“中国”概念的内涵。正如前文所述及的,“天下”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想象,也是古代先民在文明发端时期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这一认知,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历史存在,是超越了种族、血缘关系和地区环境差异的实践理性范畴和产物。在古代文献中,“天下”一词的使用具有泛指和特指这样两个特点,总体而言,其所指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涵义:其一,表示自然的概念。包含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万事万物,“圣人有以观天下之啧,而拟诸形容”(《易经•系辞上》),“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易经•系辞下》);其二,表示空间的概念。用以界定全部的地域和所

6、有的范围,《礼记・曲礼》郑玄笺注曰:“天下,谓外及四海也”,“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吕氏春秋•慎势》),又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易经•系辞下》);其三,表示社会的概念。用以指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通常也包括分布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即由“五方之民”构成的世间或人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道德经》),“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礼记•礼运》);其四,表示政治的。其意近似或相当于控的国家,“天下之有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也”(《墨子•天志》),“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兴义”(《吕氏春秋•

7、尚德》)。有时也特指政权或统治地位,“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与人”(《吕氏春秋•不侵》),“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兼有上述两层含头,“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荀子•强国篇》),“唯无以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也”(《庄子・天下篇》)。在实际运用当中,“天下”有时又包含着上述多种涵义。在宋代理学家朱熹《大学章句》所槪括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中,“平天下”也被视为封建政治伦理和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