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ID:47900457

大小:2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2

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_第1页
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发表吋l'n]:2014-8-215:19:00文山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松纵坑切梢小蠹(以下简称松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的蛀食性害虫,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是文山县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松小蠹在文山的发生与危害已有12年的历史,给文山的林业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松小蠹的危害,我们根据近几年來松小蠹在文山的发生现状及趋势,结合我县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县特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一、松小蠹的发生现状(一

2、)自然条件。全县有林地面积103.4万亩,森林覆盖率33.57%,云南松林面积为38.3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37%,是我县的主要森林资源(二)松小蠹发生历史。从森防站调查资料显示,1997年文山县首先在古木镇的莲花塘村和平坝镇的小石桥村发现有松小蠹零星危害,1998年在红旗林场的东山林区、开化镇的大石洞和狮子山、德厚镇的乐西白塔山发现松小蠹危害,危害面积近0.2万亩。当时由于对松小蠹的危害性缺乏认识,重视程树大量死亡。由于松小蠹的危害,我县的松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二、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效果(一)实施药物防治。2001年,我县开始对松小蠹进行防治,主要对危害严重的大

3、石洞、狮子山及红旗林场的东山林区和大以古林区的部分林地进行药物防治。对大石洞和狮子山采用化学防治,每年施药两次,对东山林区和大以古林区采用牛物防治,随后防治面积逐步扩大到林场的四个林区和周边部分林地,防治方法发展到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接合,根据不同的危害程度,施药次数由两次变为3—4次。通过几年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石洞和狮子山的松林经过三年的化防,危害程度由重度变为轻度,死亡树木逐年减少,恢复了原有的绿色。红旗林场的松小蠹得到进一步控制,有效延缓了其扩散速度和松树死亡速度。(二)实施综合防治。2006年底,县林业局聘请省、州有关专家到实地进行考察,并提岀根据

4、松林不同的受害程度和林分状况,采用清理蠹害木、补植补造、调整改善林分结构,合理使用化学和生物农药等相接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不断圧低虫口密度,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培育健康森林,逐步实现控制松小蠹的治理意见。文山县根据专家组意见,制定了《文山县红旗林场松小蠹综合防治实施方案》,计划实施三年,对红旗林场的受害松林进行处理。根据方案要求,采取检疫封锁、蠹害木清理、补植补造、药物防治相接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检疫封锁和蠹害木清理,最大限度地杀死了松小蠹,有效降低了虫口密度,合理使用化防和生防,进一步压低了虫口密度,有效挽救受害树木,対采伐迹地和林间空地实施更新造林,

5、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白控能力,恢攵生态平衡。经过一年半的治理,枝梢受害率降低了5—20%,有虫枝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致死树木有明显下降,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实施综合治理的费用较高,目前只在国营红旗林场展开,对全县的大部分发生区,由于缺乏防治经费,而林木经营者也无力出资防治,松小蠹的综合治理不能全县铺开。三、分析与结论(一)原因分析。从我县松小蠹发生历史和采取的防治措施分析,不同林分结构松小蠹的发生和扩散情况不同,最早发现松小蠹的古木莲花塘林地,属针、阔混交,林分结构合理,虽未采取防治措施,至今没有造成危害。而屈人工纯林的德厚白塔山,松树己全部死亡。单一的药物防治

6、和采用综合防治取得的效果不同,综合防治的效果远好于单一的药物防治。开化镇人石洞和东山林区属同年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防治,大石洞用化防,东山林区用生防,结果大石洞得到有效控制,而东山林区疫情迅速扩散到林场四个林区和周边林地,说明及吋采用化防,能快速压低虫口密度,而单一的生防,在施药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药效慢,防治效果不明显,后來增加了施药次数后,取得了一定效果,减缓了松小蠹的扩散速度,但不能改变现状,而且危害程度逐步加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枝梢受害率、有虫株率、松树死亡率都明显下降,通过连续儿年的综合治理后,林分结构将得到有效改善,可逐步实现控制松小蠹的目的。由于防治

7、经费的缺乏,综合治理不能全县铺开,一些虫源地得不到及吋治理,严重影响了我县松小蠹的治理效果。(二)结论。从以上原因分析比较,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治理松小蠹,能逐步实现控制松小蠹的目的。所以对松小蠹的治理应根据松林的不同受害程度和林分状况,进行分类施治,采用清理蠹害木、补植补造、调整改善林分结构,合理使用化学和生物农药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不断压低虫口密度,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培育健康森林,逐步实现控制松小蠹的目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监测预报。全面加强松小蠹的监测预报工作,特别是还没有发生的一些重点区域,应做到及吋发现,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