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

ID:47911939

大小:20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4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 T 217.7-2007 桑蚕种 第7部分 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3/T217.7—××××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04-05实施2007-03-05发布桑蚕种第7部分: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Silkwormeggs—Part7:TechnicalregulationofsilkwormeggsforincubationDB33/T217.7-2007代替DB33/T315-200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5.020.20B611DB33/T217.7-2007前言DB33/217-2007《桑蚕种》分为七个部分:——第1部分:桑蚕种质量;——第2部分:桑蚕种质量检验规程;——第

2、3部分:桑蚕种母蛾检疫规程;——第4部分:桑蚕种繁育技术规程;——第5部分:桑蚕种冷藏保护技术规程;——第6部分:桑蚕种浸酸技术规程;——第7部分: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本部分为DB33/217-2007《桑蚕种》系列标准的第7部分。本部分替代DB33/T315-2001《桑蚕一代杂交种催青技术规程》,本部分与DB33/T315-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适用范围,本部分也适用于各级原种的催青;——简化了术语和定义,删去了与其他部分已有规定的定义,以及“催青积温”,“补催青”的定义(见第3章);——调整了“蚕种准备”内容,仅

3、保留了催青设施的内容(见第4章);——删除了“蚕种出库”一章,并在“蚕种催青”一章中,删除了“催青日期的确定”及“催青积温”,增加了“催青室消毒”,同时将“蚕卵解剖及胚胎识别”调整为规范性附录。催青标准中的目的温度允许±1℃范围内浮动(见第5章);——删除了“补催青”一章,调整了延迟发种内容,删去了非催青期的抑制(见第7章);——删除了孵化率调查方法及“资料整理与保存”一章。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蚕种管理站、桐乡市蚕业管理站、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

4、、湖州市蚕业技术推广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金钱、潘美良、朱虹、董瑞华、楼黎静。本部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315-2001。DB33/T217.7-2007桑蚕种第7部分: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桑蚕种催青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桑蚕种的催青。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5、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33/217.1-2007 桑蚕种质量DB33/T217.2-2007 桑蚕种质量检验规程3 术语和定义DB33/217.1-200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催青把解除滞育的蚕卵,保护在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环境条件下,使胚胎顺利地发育,直至孵化的过程。3.2 起点胚胎蚕种可以开始催青的胚胎,一般指丙2胚胎。4 催青设施4.1 催青用房4.1.1 要求能保温保湿,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小,便于通风换气和采光,宜于消毒。4.1.2 数量根据蚕种数量而定。一般1间8m×4m×3.5m

6、左右的催青室,可容纳8000盒~10000盒一代杂交种。4.2 附属用房催青室应有温湿度控制室、蚕种解剖室,配备催青用具与物品贮藏室等附属用房。5 蚕种催青5.1 催青准备5.1.1 催青室消毒应在催青开始前10d按蚕室蚕具常规消毒的方法,完成催青室及催青用具的消毒。并在催青开始前通过升温开窗,充分排除室内消毒残药气味和异味。5.1.2 蚕种到达催青室后的处理5.1.2.1 核对蚕种从冷库到达催青室后,按品种、生产单位、批次和制种期别,点清数量。同时取样调查卵量、良卵率是否符合DB33/217.1-2007的规定。7-7DB33/T

7、217.7-20071.1.1.1 装架一代杂交种先将蚕种平放在催青框,摇平后放到催青架上。每一只催青框上都应标明蚕种生产单位、制种期、品种名及批次,或标明代号。原种直接将蚕连纸挂上催青架。1.2 蚕卵解剖1.2.1 蚕种到达时的解剖所有进催青室的蚕种,都应以制种批为单位取蚕卵样品进行解剖,以根据胚胎发育程度,确定催青用温。1.2.2 催青过程中的解剖一般从丙2胚胎到戊2胚胎,每日上午7时左右解剖一次;从戊3胚胎到己3胚胎,每日上午7时左右和下午3时左右各解剖1次。1.2.3 蚕卵解剖及胚胎识别蚕卵解剖及胚胎识别,按附录A规定。1.

8、3 催青标准1.3.1 常规催青标准常规催青标准,见表1。表1 桑蚕种常规催青标准催青日期1234567891011胚胎代号丙2丁1     、丁2戊1戊2戊3己1己2己3己4己5孵化目的温度(℃)2022.5242525.5目的湿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