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四氯乙烷

1,1,2,2-四氯乙烷

ID:47913646

大小:4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5

1,1,2,2-四氯乙烷_第1页
1,1,2,2-四氯乙烷_第2页
资源描述:

《1,1,2,2-四氯乙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1,1,2,2-四氯乙烷;四氯化乙炔;对称四氯乙烷英文名称:1,1,2,2-tetrachloroethanee;acety-lenetetrachloride   CAS号:79-34-5   危规号:61556分子式:C2H2Cl4 分子量:167.84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UN编号:1702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损害。短期吸入主要为黏膜刺激症状。急性及亚急性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黄疸、肝大、腹水。长期吸入可引起无力、头痛、

2、失眠、便秘或腹泻、肝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遇金属钠及钾有爆炸危险。在接触固体氢氧化钾时加热能逸出易燃气体。遇水促进分解。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

3、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泄漏应急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

4、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化学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的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及个体防护中国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

5、H)TLV-TWA:1ppm【皮】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的气味PH值:无资料熔点(℃):-43.8沸点(℃):146.4相对密度(水=1):1.6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79饱和蒸气压(kpa)

6、:1.33(32℃)临界温度(℃):388临界压力(MPa):3.99辛醇/水分配系数:2.39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丙酮,混溶于乙醇、乙醚、苯、四氯化碳、氯仿等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成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钾、钠等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潮湿空气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氯化氢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200mg/kg(大鼠经口);LC50:4500ppm(小鼠吸入,2h)刺激性:无资料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引起肝脏肿大和压痛,可发生肝脏脂肪变性、坏死和肝硬

7、化,肾脏和心肌也能受害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0μg/皿。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构巢曲霉200ppm。DNA抑制:人HeLa细胞6mmol/L。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56mg/L致癌性:I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LC50:9.23mg/L(48h)(大型蚤,静态);21.3mg/L(96h)(蓝鳃太阳鱼,静态);20.3mg/L(96h)(黑头呆鱼,动态);31mg/L(48h)(青鳉);9.02mg/L96h)(糖虾,静态);136~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