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理档案必要性 论文

建立心理档案必要性 论文

ID:47919162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30

建立心理档案必要性 论文_第1页
建立心理档案必要性 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建立心理档案必要性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立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年级:学号:专业:【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式的不断恶化,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挑战使他们沉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心理压力,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无形压力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道心墙,这道心墙让他们的内心日益封闭,但是他们的心声需要被倾听,需要被记录,心理档案无疑成了最好的方式。【关键词】心理档案心理健康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是指,使用与适应性较强的心理测试,通过问卷、谈话、咨询等各种方式来客观综合的记录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是大学生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状况的记录,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与指导意义。一、心理档案为高校全面、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⒈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专门人才,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培养、造就和提高学生素质,不可不关注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每一个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个性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四个方面有较大差异。如果我们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科学、详细地用心理档案记录下学生的每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

3、理疏导,使学生健康成长。⒉心理档案的建立也将有助于防治各种心理隐患,它将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教育者客根据这些有效信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的避免马加爵那样的悲剧发生[1]。二、心理档案对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弥补作用目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而这些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尤其对一些个体更是缺乏针对性,使得那些哪怕有心理问题的都不愿意、敢来寻求心理帮助,哪里还谈得上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呢[2]?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将极大地改变这种这种状况,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完善的材料。

4、如学生因升学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要全面地了解他(她)常常需要相当的时间,又会因为教育者的经验和能力不同,可能会产生以偏概全、盲目武断的看法,此时的个人心理档案将帮助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迅速了解学生,及时制定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使学生安全地度过这个学习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实际上,重视学生心理状态,做到因材施教,也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礼记•学记》就提出,良好的教育就在于“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而长善救失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即“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三、当代学生加深自我了解需要建立心理档案。现代社会日益

5、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新时期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发生在学生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就从多个角度和多个侧面证实了心理学家的试验结论:情商(EQ)在人的个体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能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培养自信心,提高挫折的承受水平,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人生道路的走向[3]。而有了心理档案,学生可以通过它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定位自己的各人素质,从而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为未来的就业或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四、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的现状和未来社会选拔人才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的心理档

6、案体系建设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档案记载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成绩、教师评语、奖惩记录等,学生的心理状态记录几乎为零,这样的档案当然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素质的成长过程,更不能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就不利于教育者对他们的了解和他们自我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心理教育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疏导。站在社会的角度,竞争激烈,是当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一大特点。种种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社会的人,竞争愈烈,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越高[4]。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心理素质健全健康的人,他们耐受挫折、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对抗残酷的竞争并立于不败。心理档案必将有助于社会选拔

7、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从革新选拔人才机制的角度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既有利于社会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建立高校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完善了现有心理档案的,使心理档案实实在在的为学生服务,真真切其的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而不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心理档案的建立将大大的推动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使各项指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1]沈晓云.论成人高校学生心理管理的有效途径 [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10[2]常思亮.教育管理学.[M]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9[3]李玢.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J].道德与文明

8、,2002[4]马凯.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