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

ID:47921865

大小:23.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01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_第1页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_第2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后进生学校教育最关注的是后进生的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后进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本人来说,对后进生的转化做的不是很好。我校实行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样以来我们必须注意全体同学的课堂表现,让学生都活动起来。尤其是让后进生活动起来,在这方面我不是专家,我只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有倾向政策,给后进生们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的机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使他们受到更多的锻炼。当他们不愿或不敢参与讨论时要鼓

2、励他们,告诉他们只要回答了,参与讨论了就是好的,只有不回答、不讨论才是不好的;当他们回答错误时不能批评,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赞许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争取下次答好;当他们圆满地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积极的给予表扬。 布置作业时要与其他同学有所区别,使他们可以做比其他学生少一点的作业。这是因为后进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比较慢,优秀生1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们往往要做20分钟、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给他们少一点的作业,使他们可以与其他学生一样按时完成,同时因为作业比别人的少又会使他们有一种一定要认真完成的压力,从而提高他们作业的质量,让他们慢慢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他

3、们不断地进步,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再把他们的作业量逐步恢复到与一般学生等同的水平。对作业质量的要求,后进生也可适当照顾,只要他们的作业基本能体现出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就行了。同时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可以优先批阅后进生的作业,让后进生有一定的优越感。 在课堂中面对孩子们的发言,我会努力寻找其中值得肯定甚至欣赏的地方。哪怕是回答并不完全对也要先肯定其中值得赞赏的地方。如:常会说“你真了不起,想到别人不想到的知识!” “你表述很规范! ”“你在看问题时注意从多角度看问题”等 ,再指出其中还不够地方“如果你再注意××这些地方就更好了” 后来由别的学生来评价, 我们的原则在此设定的原则是

4、先表扬 再更正。 无论同学还是老师点评同学发言时,要形成固定句式“某某同学你的回答中值得肯定的是 但还存在×××不足 如果你这样×××, 可能就更好了” 这既培养了思想品德学科要求学生的辨证全面看问题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在其中学会欣赏同学, 同时也增强了发言同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上课时老师的眼神中流露出由内而外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会给学生予以真诚和期待,树立他们参与课堂的自信心。用你的眼睛对他们说话 如:学生起来发言时专注的眼神; 学生发言错了,没关系 鼓励再来一次的眼神 ;学生调皮时,希望改正的眼神;学生有问题关注的眼神。  老师的“手语”在课堂教学

5、中也会发挥鼓励、安慰、提醒学生的作用,如:走近学生,对不舒服的学生轻轻地抚摸表示关心; 轻轻拍打肩膀表示鼓励; 稍用力的拍打是提醒 ;在全班顺着树起三个手指是集中注意力等等,这些无声的语言,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在与同学的默契中,提升了彼此的信任。 另外,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关注。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言行,关注他们的成长,处处关心,时时关心,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我因何感到学生的可爱,不就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关注嘛;不就是关注了学生的喜、怒、哀、惧、爱、憎、忧嘛;不就是要民主施教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无论我们做什么、想什么、学什么,归

6、根结底都伴随着情绪表现。它可以使我们体验到欢乐、幸福,也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痛苦、忧伤;它可以令我们奋发进取,也可以令我们畏缩不前……所以学生的学习、言行及成长怎样都通过情绪告知了我们。课堂中学生喜、爱的释放,正是他们在学习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积极的情绪表现。对于那些在学习上存在或出现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憎、怒的学生,则是对我们教学及他们自身道德的反映。所以,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关爱的心理、耐心而细致的态度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道德生活,使他们想学、要学、会学,有爱心、信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

7、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这里,我拿来主义借鉴一下,改为:学生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学生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生的学习有没有进步?学生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围绕这新四问进行教学,我想我们的教育一定充满微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