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ID:47949882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09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_第1页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2012-05-0314:03:51

2、  分类:教学资料

3、  标签:

4、字号大中小 订阅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写有一段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有多么的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探讨、分析、总结。案例一:“千克与克的认识”(新世纪版)三

5、年级上册第18页1、认识千克(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称称一下一袋盐的质量,知道1袋盐正好重1千克。(2)掂一掂每位同学掂一掂一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3)估一估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而再称一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克大约有几个苹果。(4)找一找请学生先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然后进行全班交流。(5)猜一猜教师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然后让学生称一称验证,引导学生再次感知1千克,并感受物

6、体外形大不一定重。(6)说一说教师让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质量。2、认识克参照“认识千克”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观念。这个案例表明,动手操作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如果单纯的用讲授的方法,教师很难讲清“1千克”、“克”,学生也很难明白。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7、案例二:“平移和旋转”(新世纪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准备自制的道具进行演示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①在黑板上方拴一条铁丝(要拉直),在铁丝上挂一个铁夹子,用手拉铁夹子,使铁夹子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运动。②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③取出纸做的小风车,用嘴吹气,使小风车转动。④再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2、说一说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学生自由发言3、做一做让学生试着用肢体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4、分组利用学具做旋转和平移运动。①用细线拴住一件小物品,手执线

8、、手腕使劲,使物品做旋转运动。②用铅笔盒或书本放在桌面上,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以上案例表明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并观察思考,不仅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获取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上两个案例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就在于,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一个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

9、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主体,教师乃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动手操作活动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