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ID:47958799

大小:3.4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4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最新考纲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生产特点及存在问题。2.认识并掌握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农

2、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影响1.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位置本土大部分位于北纬25°~49°之间,属于温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地形本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2,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大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水源充足,有利于灌溉水系密西西比河贯穿其中,五大淡水湖附近地广人稀国土面积约93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亿多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经营2.社会经济条件分析(1)高度发达的

3、商品经济→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2)交通运输条件好→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3)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促进农业发展。考向一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1.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2.该地区河流四、五月也会出现汛期的原因是(  )A.雨带推移到此地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C.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雨水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从纬度上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

4、东北地区,从等高线和比例尺看该地坡度很小,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第2题,该地四、五月出现汛期的原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考向二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xx·重庆文综)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xx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3~4题。3.1992~xx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4.1992~xx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答案 3.A 4.A解析 

5、第3题,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xx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A项正确;城市化率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人均耕地无直接联系,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有关,而与土壤质量及粮食单产关系不大,C、D项错误。第4题,人均耕地增加,即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均粮食产量会增加,A项正确;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粮食大量出口,C项错误;农业生产投入、亩均农业产值与人均耕地面积无直接联系,B、D项错误。(xx·江苏地理)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

6、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xx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1999~xx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6.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答案 5.D 6.C解析 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注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图例,结合四个选项很容易得出答案。第6题,由题干“200

7、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从而粮食产量持续上升。微专题二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①乳畜带;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⑤水果和灌溉农业带;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带;⑦混合农业带;⑧亚热带作物带。4.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