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2 (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2 (新版)沪教版

ID:47970400

大小:55.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2 (新版)沪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2 (新版)沪教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章 溶解现象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2 (新版)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2(新版)沪教版课题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2.认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形成尊重科学原理,初步养成善于与他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教材分析重点常见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水溶液的某些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水溶液的一些性质。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放出(填“吸收”或“放出”,下同)热

2、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2.水、食盐水、蔗糖水、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的是食盐水、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导电原因是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例如,食盐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3.大量实验表明,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在溶解过程中,除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外,还伴随哪些变化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活动与探究】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

3、的温度升高;有些物质(如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拓展视野】冷却剂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观察与思考】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食盐水、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水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1.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个人二次备课:个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电原因: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拓展视野】稀溶液的沸腾温度和凝固温度2.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应用: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寒冷的冬季,在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溶液一定是无

4、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C.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D.白酒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A.硝酸铵B.氢氧化钠C.食盐D.熟石灰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B)A.食盐B.蔗糖C.硫酸D.氢氧化钠4.在严寒的冬季,下列厨房用品容易结冰的是(A)A.纯净水B.白醋C.盐水D.白酒五.归纳总结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导电原因: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2.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

5、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六.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