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

营养学基础

ID:47978143

大小:1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8

营养学基础_第1页
营养学基础_第2页
营养学基础_第3页
营养学基础_第4页
营养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养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营养学基础能量§一、概述:(一)能量的作用:§使人体生命得以维持和进行各种活动。(二)能量单位:卡(calorie,cal)焦耳(Joule,J)国际上以焦耳为单位§1Kcal=4.18KJ§1KJ=0.239Kcal产能营养素n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热(能量)营养素。能量系数:§碳水化合物:4Kcal(16.8KJ)§脂肪:9Kcal(37.6KJ)§蛋白质:4Kcal(16.7KJ)n即: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产热4千卡,1克脂肪产热9千卡,其它营养素不产热。人体的能量消耗:§成年人的能量消耗包括基

2、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热效应三个方面。(一)基础代谢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18℃~25℃),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此时能量仅用于维持体温和呼吸、血液循环及其他器官的生理需要。§基础代谢率(BMR):§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kj/(m2.h)〕§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用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S(m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体表面积(m2)×BM

3、R×24h㈡..体力活动:轻体力活动、中等体力活动和重体力活动。㈢.食物热效应: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食物热效应的最高点通常出现在进食后的2h。能量的需要量与供给量§一、需要量与供给量的概念△需要量:是指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数量,低于此数量将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供给量:是指在已知需要量的前提下,按照食物的具体情况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而制定的安全量,供给量通常高于需要量。10营养素分类▲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

4、▲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1.蛋白质一、蛋白质的组成与分类蛋白质是由20种α-氨基酸按不同组合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蛋白质是机体瘦组织的主要构成,约占体重的17%。§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氨基酸主要含有碳、氢、氧和氮四种元素,有些还含有硫。§9种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要依靠膳食来提供。§它们是:亮氨酸、异亮氨

5、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蛋白质的营养学分类§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㈠是构成和修复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㈡参与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㈢也是人体能量来源之一。(1克蛋白质产热4千卡)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评价㈠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g/100)=总氮量(g/100g)×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㈡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表观消化率(AD)=摄入氮-粪氮/摄入氮×100%㈢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生物价(BV)=储存氮/吸收氮×100%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6、概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就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使氨基酸比值更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从而提高了混合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膳食搭配中应注意3点:⒈要选用种属越远的食物进行搭配;⒉食物的种类越多越好;(卫生组织要求一天的食物种类应在20~30种为宜)⒊搭配的食物要同餐食用。蛋白质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供给量:轻中重体力§男性75g/d80g/d90g/d§女性65g/d70g/d80g/d★植物蛋白以大豆蛋白含量高,可达35%~40%氨基酸组成合理且利用率高。★动物蛋白质含量以鱼、

7、肉、蛋、奶最高,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102.碳水化合物§糖类主要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其中H和O的比例为2∶1,与水相同,故也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根据其分子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3大类。§1.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2.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3.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㈠供给和储存能量;§㈡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㈢节约蛋白质作用;§㈣抗生酮作用;§㈤解毒作用;§㈥增强肠道功能。3.脂类§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

8、合而成。膳食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人体除了从食物得到脂肪酸外,还能自身合成多种脂肪酸,但有些是不能自身合成的,只有通过食物供给如亚油酸与亚麻酸。§动物性脂肪植物性脂肪§饱和脂肪酸40%~60%10%~20%§不饱和脂肪酸80%~90%§单不饱和脂肪酸30%~50%较多§多不饱和脂肪酸极少较多§地中海地区居民每日摄入脂肪量都很高,供热比达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