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

ID:47979912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8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_第1页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_第2页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_第3页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_第4页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作用大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8说明方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2、(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

3、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88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

4、、象征比拟、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

5、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反问引用对偶夸张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

6、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作用:

7、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88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赞同修辞方法作用概括性总结: ①比

8、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