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

ID:47980289

大小:679.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八校联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2、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    B、胆固醇和蛋白质

2、C、多糖和蛋白质D、胆固醇和多糖3、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⑤、⑨C、若此图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①、②、⑤D、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③、⑤、⑥4、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

3、分的更新速度快5、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伊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液体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6.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4、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C.由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7、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8、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

5、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在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9、酸碱等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一组是()①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用于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并将DNA染色②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③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仅加入盐酸,就可调节pH④在“酵母菌细

6、胞呼吸的方式”探究实验中,NaOH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⑤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盐酸用于模拟细胞运输的物质⑥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参与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解离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1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C、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11、下图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2中B→C段的可能是图1所示细胞,图1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B、完成图2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B→C段;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B段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1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3、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

8、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