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数据检查规范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

ID:47984780

大小:1.4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18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_第1页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_第2页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_第3页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_第4页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车身数据检查规范2015-05-23制订2015-06-15发布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2121车身数据检查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汽车的白车身数据检查。2.白车身设计流程图样件结构(材料、工艺)分析总布置、造型效果图(断面分析)参考车解析内外模型冻结(车身主断面设计)内外模型及可行性分析工程化初步设计设计样车试制、试验样车数据冻结工装数据冻结工装样车试制、试验试生产DMU/CAE/SE分析设计更改3.适用流程阶段此规范用于数据冻结前的工程化设计阶段。即上图刷红阶段。4.检查内容:4.1干涉,搭接及孔的检查:4.1.1干涉检查21在CATIA装配里,打开要检

2、查的总成,进行干涉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筛选:只选出干涩的部分进行校验,注意不包括凸焊标件的干涉。对筛选出的干涉结果检查时,一般干涉值≦0.02mm时,不认为是干涉。对干涉值大于0.02mm的做好记录(可CATIA直接导出)。214.1.2搭接检查:4.1.2.1件与件的边缘处搭接:以避免焊装时件与件干涉。4.1.2.2件与件的R处搭接:间隙1.5mm只作参考,不能做到的地方适当放宽。内外板R值大小错开2mm以上4.1.2.3件与件无焊点不贴合处搭接:21不贴合处间隙不小于2mm。4.1.3孔的检查:4.1.3.1:孔尽量做在凸台上(特别是定位孔)4.1.3.2

3、标件开孔214.1.3.3定位孔及过孔定位孔垂直于车体线,最好大于φ10,过孔一般R取值大2mm4.1.3.4孔边距孔到边缘的距离增加到5mm或3t以上。4.2焊装分析4.2.1焊接边宽度⑴悬挂式点焊机:Φ13、Φ16------焊接边宽度:14~17mm⑵固定式点焊机:Φ20-----焊接边宽度:21mm以上局部地方在焊钳活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焊接边宽度最小10mm,需工艺部门确认。4.2.2焊钳通过孔W≤130mmΦX≥Φ50mm;W>130mmΦX≥Φ80mm21L≤90mmΦX≥Φ26mm;L>90mmΦX≥Φ40mmΦX≥Φ(Y+48)mm对于看不到的

4、焊点,可以冲指示凸点:⑴焊点数N<8,在首、尾;⑵焊点数N≥8,在首、中、尾。凸点Φ3mm,高1mm。214.2.3焊点间距----2层焊:选择薄板;3层焊:选择中间厚度板此为极限值,在非关重地方,焊点间距可以取到60mm,一般间距取在25mm以上,同一条焊线上的焊点间距应基本均匀,间距偏差不大于5mm,同一条焊线上的焊点,应基本在一条线上,其偏移量不大于3mm。4.2.4二保焊间隙值二保焊间隙值一般取值0.5mm的间隙。4.2.5电焊料厚规范⑴冷轧钢板⑵镀锌钢板21⑴冷轧钢板与镀锌钢板4.2.6标件焊接焊接螺母的焊接空间,如方螺母,考虑实际操作时螺母旋转,且距

5、离R角边缘2mm以上;不允许冲压件两面都有焊接螺母的情况;螺母焊接表面,尽量使同一钣金件上的凸焊在同一方向;不允许直接在大的钣金件上进行凸焊,件过大,无法实现凸焊螺柱如下图:4.2.7焊接结构例子214.2.8焊装生产性分析上件顺序是否合理,会不会导致其他件或总成无法夹装;上件是否干涉;总成结构搬运可行性,存放可行性,是否在搬运中及存放时易变形;单件及总成都必须满足相应的刚度要求;焊钳焊接的可行性。214.3涂装是否有孔在打胶的路径上或者离刷胶的部位小于胶条的宽度,评价可发生漏水、生锈和灰尘流入的接合部位是否都定义了密封涂胶作业;是否有因为间隙大、工艺切口孔洞引

6、起的无法密封的地方(空洞不得大于3mm×3mm);板材之间不焊接的区域要留出适当的空隙,以保证电泳液能够进出充分电泳防绣(间隙不小于2mm);对于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或者操作空间狭小的结构,不利于涂胶效果的保证,会出现PVC胶涂摸不到而引起密封不良或漏水的风险,改在焊装前涂胶,效果会更好一些。钣金搭接处需避免孔洞的存在,同时搭接间隙不能大于3mm,否则涂装PVC对该缝隙无法进行处理,极易导致漏水,产生质量隐患。车身钣金形成封闭空腔时要考虑排气及沥液孔的分析设计,不能出现兜水的结构,排气孔/槽要在最上方,沥液孔/槽要在最下方。注蜡孔孔位应该开在防锈蜡容易喷到的区域;防

7、锈蜡喷涂的零件,所用的孔是否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孔的大小要大于防锈蜡喷枪枪嘴的大小,一般喷蜡枪嘴为φ10mm。车身结构要便于涂装。21涂胶规范1、涂膨胀粘接胶2、点焊密封胶涂胶宽度8~10mm,一般不留间隙(间隙最大留0.3mm)。4.4常见冲压结构检查4.4.1翻边冲压零件上的直角压缩类平面翻边结构,零件转角部位翻边高度应适当降低,如图所示。直角压缩类平面翻边结构的极限翻边高度见下图。注:rc和h均为中性层尺寸。214.4.2孔位要求弯曲件毛坯上的孔的边缘距弯曲变形区应保持一段距离,以免孔的形状因弯曲而变形。当弯曲直角时,圆形孔边缘距弯边最小距离l=r+2t,长

8、条孔边缘距弯边最小距离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