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差法求加速度

逐差法求加速度

ID:47990474

大小:1.26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8

逐差法求加速度_第1页
逐差法求加速度_第2页
逐差法求加速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逐差法求加速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戴氏精品堂温江直营总校△S=aT2和逐差法求加速度应用分析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S1、S2、S3、…Sn,则有S2-S1=S3-S2=S4-S3=···=Sn-Sn-1=aT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原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它的加速度。例1: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

2、结果记录在下图中,单位是cm。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解:由图知:S1=AB=1.50cm,S2=BC=1.82cm,S3=CD=2.14cm,S4=DE=2.46cm,S5=EF=2.78cm。可见:S2-S1=0.32cm,S3-S2=0.32cm,S4-S3=0.32cm,S5-S4=0.32cm即△S =0.32cm又∵△S=aT2即a=△ST2=0.32×10-2(2×0.2)2m/s2=2×10-2m/s2说明:该题提供的数据可以说理想化了,实际中不可能出现S2-S1=S3-S2=S4-S3=S5-S4。例2: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

3、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算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试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否是匀变速运动?解:S2-S1=1.60   S3-S2=1.55   S4-S3=1.62     S5-S4=1.53   S6-S5=1.63  故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戴氏精品堂温江直营总校若进一步要我们求出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此时,应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由于题中条件是已知S1、S2、S3、S4、S5、S6共六个数

4、据,应分为3组。  ∴a1=S4-S13T2    a2=S5-S23T2     a3=S6-S33T2  即a=13(a1+a2+a3)=13(S4-S13T2 +S5-S23T2+S6-S33T2)=(S4+S5+S6)-(S3+S2+S1)3×3T2即全部数据都用上,相当于把2n个间隔分成n个为第一组,后n个为第二组,这样起到了减小误差的目的。而如若不用逐差法而是用:a1=S2-S1T2     a2=S3-S2T2     a3=S4-S3T2    a4=S5-S4T2        a5=S6-S5T2 再求加速度有:a=15(a1+a

5、2+a3+a4+a5)=15S6-S1T2 =S6-S15T2相当于只用了S6与S1两个数据,这样起不到用多组数据减小误差的目的。【结论】若题目给出的条件是偶数段都要分组进行求解,分别对应:a=(S4+S3)-(S1+S2)2×2T2;a=(S4+S5+S6)-(S3+S2+S1)3×3T2;a=(S8+S7+S6+S5)-(S1+S2+S3+S4)4×4T2     戴氏精品堂温江直营总校二、若在练习中出现奇数段,如3段、5段、7段等。这时我们发现不能恰好分成两组。考虑到实验时中间段的数值较接近真实值,应分别采用下面求法:a=S3-S12T2   

6、a =(S4+S5)-(S2+S1)2×3T2a=(S7+S6+S5)-(S3+S2+S1)3×4T2三、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说明如下:①如果题目中数据理想情况,发现S2-S1=S3-S2=S4-S3=……此时不需再用逐差法,直接使用△S=aT2即可求出a=△ST2。②若题设条件只有像  此时a=S5-S14T2又如 此时a=S7-S25T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