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ID:47992298

大小:55.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2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_第1页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_第2页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_第3页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_第4页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并不建议分题目去背诵,包括这份资料,医学史我主张将要点全都背下来,其实也不多的,大概花4-5天专注背就可以背好,任何题型都可以得心应手了。那份要点是老师的教纲,可以说,如果基本记下来了,90分是没有问题的。加油啦,这科其实很容易拿高分的哟!~~~名词解释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

2、展起来的,惜已失传。4、伊尹: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6、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8、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9、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10、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

3、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1、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2、《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所撰的病因征候学专著,书中论述了1739种病候的病源和证状,其中有许多描述达到较高水平。3、《治百病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牍,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有医药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4、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4、鬯其酒:甲骨文中的记载。是一种色美味香的药酒,既能用于祭祀也可用于医疗,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5、水苗法:把上述研细的痘痂用水调匀,以棉花蘸后塞入未患天花儿童的鼻腔内,使其产生天花反应,获得免疫力。6、《存真图》:为北宋末年杨介据泗洲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而成,记载了人体内脏和十二经脉图,原图著已佚,后世部分针灸书籍中引用了该书内容。7、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

5、前者。8、鬼注、尸注:相当于肺结核一类的病,葛洪在《肘后方》中除记述其低热、慢性消耗性症状以外,还明确指出了它“乃至灭门”的传染性。9、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1、校正医书局:于1057年设立,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2、五

6、毒:《周礼?天官》中的记载,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是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4、水苗法:把上述研细的痘痂用水调匀,以棉花蘸后塞入未患天花儿童的鼻腔内,使其产生天花反应,获得免疫力。5、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6、太医署:唐代设立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7、三三医书:裘庆元编辑的医学丛书,共三集,辑医书九十九种,

7、除少数医书为日本人所撰,多系我国明、清时期的医学著作。8、《存真图》:为北宋末年杨介据泗洲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而成,记载了人体内脏和十二经脉图,原图著已佚,后世部分针灸书籍中引用了该书内容。9、寸口脉法:是王叔和取《难经》诊脉“独取寸口”之说,并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脉位,分别左右配属脏腑,使切脉部位和脉应脏腑逐步统一化、规范化。10、疾年:甲骨文中的记载。指多疾之年,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1、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2、六气致病说:

8、公元前541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3、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医疗保健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