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

ID:47994058

大小:4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1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1页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2页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3页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4页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5页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6页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_第7页
资源描述:

《《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大空头》:比决策更重要的是等待2016-枫04格-1资9产林林枫酱格资产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了9年,随着电影的《大空头》的热映,人们又开始重新讨论这个话题。笔者很早就读完了原著,现在也跟风写一篇不是影评的影评,不谈电影中的情节和表演,只谈那场决战中的人物、背景和故事,这不仅是在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在当下扑朔迷离的宏观环境下,增强对大势的判断,避免落入从众的窠臼。1.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大空头?《大空头》电影中刻画了四路做空次贷的团队,分别是:①ScionCapital的基金经理MichaelBurry②德意志银行交易员GregLippmann,电影中改名叫Jar

2、edVannett③FrontPointPartnersLLC的SteveEisman,电影中改叫MarkBaum④CornwallCapital的JamieMai、CharlieLedley和BenHockett。这四路人马最后的获益如何呢?MichaelBurry的基金以6亿的规模在2007年为投资者赚取了7.5亿美金;GregLippmann并非投资者,而是做空工具CDS的交易员和做市者,他2007年领取了4700万美金奖金;两个小伙子Jamie和Charlie的CornwallCapital获利8000万美元,数额不大,但考虑到他们只有3000万美金的本金,这个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

3、;SteveEisman赚了多少钱没有具体披露,但他的基金最大规模有15亿美元,基金在2007和2008年的收益应该跟Burry的基金差不多或略少。综合起来,四路人马一共赚到了不到20亿美金。20亿美金,在普通人看来是天文数字,尤其这还是在哀鸿遍野的2007年实现的,但事实上,20亿美元只是真正“大空头”JohnPaulson赚的钱的零头。作为史上最大的空头,Paulson的基金公司Paulson&Co.在2007年通过做空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赚了120亿美金,在2008年又通过做空银行赚了超过80亿美元。另外,对冲基金领域其他

4、一些投资人,也低调地通过做空来牟利。例如,HarbingerCapitalPartners的PhilipFalcone,也听了GregLippmann对CDS的讲解和推销,与电影中MarkBaum团队对JaredVannett不断地质疑和喊叫相反,Falcone立即大笔买入10亿美金以上的CDS,两只主要基金2007年收益率均超过100%。另外,投资大师索罗斯,通过他的侄子彼得索罗斯(跟Paulson是朋友)约Paulson进行午餐,了解其投资思路后也开始做空次贷,在2007年年底的三个月中也同样获利数十亿美金。下图为主要对冲基金2007年表现(考虑规模,统计不完全),其中标黄色的均为P

5、aulson&Co.的产品。主要对冲基金2007年表现JohnPaulson整个做空次贷的过程,在《TheGreatestTradeEver》中被描述的很详细,整个做空过程,就是一个“假设-论证-筹资-下注-等待-收割”的全部过程,是一套经典的对冲基金运作流程。Paulson上百亿美金的利润,绝非运气跟偶然,而是步步为营运筹帷幄的过程。这次史上最大的做空,其实可以从一张简单的图表开始说起。2.一张价值200亿美金的图表在次贷危机之前,JohnPaulson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对冲基金经理,长期游离于华尔街之外,他接近40岁才成立自己的基金,经过10年的跌跌撞撞,2003年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

6、15亿美元,论规模只能算是无名之辈。Paulson身上也很难看出对冲基金大佬的影子,他出差坐经济舱、调研坐最后排、向上市公司提问时毕恭毕敬,45岁第一次结婚,对象是自己的女助手。无论是与众多华尔街少年得志的俊才相比,还是与住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镇上的对冲基金大佬相比,Paulson都看起来默默无闻。跟SteveEisman长期浸淫在次级抵押债券行业中不同,Paulson的基金公司前期主要做并购交易,对房地产几乎没有涉猎,在他的老朋友PaoloPellegrini给他打那个求职电话之前,Paulson对房地产泡沫的理解,仅限于在房价飞涨的2004年将自己在南安普顿的房子卖掉,改成租房住。P

7、aoloPellegrini是JohnPaulson在哈佛商学院的同学,个人经历曲折。在入职Paulson&Co.之前,Pellegrini已经两次离婚两次被解雇了,除了离婚得来的30万美元,几乎没有什么积蓄。Paulson只能提供给他一个初级分析师的职位,但他仍然感激不尽,每天起早贪黑,跟比他小20岁的同事一样在格子间里做着分析和研究。在2004年的10月,Pellegrini在走廊里拦下了Paulson,第一次向他建议,用一个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