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

ID:47998731

大小:934.8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11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_第1页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_第2页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_第3页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_第4页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课程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2014--2015年度第1学期)名称: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题目: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院系:可再生能源学院班级:风能1202学号:1121540216学生姓名:庞辉庆指导教师:张惠设计周数:2成绩:日期:二〇一五年一月六日课程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1.1掌握动量叶素理论设计风力机叶片的原理和方法1.2熟悉工程中绘图软件及办公软件的操作1.3掌握科研报告的撰写方法2.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2.1要求独立完成叶片设计参数的确定,

2、每人提供一份课程报告2.2每小组提供一个手工制作的风力机叶片二、设计正文1.风力机叶片的设计1.1给定参数三叶片风力机功率P=6.03KW来流风速7m/s风轮转速72rpm风力机功率系数Cp=0.43传动效率为0.92发电机效率为0.95空气密度为1.225kg/m31.2采用S825翼型:翼型的气动数据(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已知。数据如表2-1所示,各系数与攻角的关系如图2-1、图2-2所示:攻角ClCd升阻比-5-0.0037697540.014193848-0.265590700.557616

3、9170.01551665135.936679751.0793416960.01930697555.904236581.3404485960.02518990353.213726101.4835688790.03225351345.9971253121.545053140.0462635733.3967556141.5336732030.07240635221.1814732161.4325374510.1199202911.9457471201.1912664840.2246034855.30386465表2-

4、1S825翼型相关数据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庞辉庆1课程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1.81.5450…1.61.41.210.80.60.40.20-10-50510152025-0.2ClCd图2-1S825翼型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特性6055.904…50403020100-10-50510152025-10图2-2S825翼型升阻比特性由图2-2有,升阻比最大值为55.9最佳攻角为5°对应的升力系数是1.0793阻力系数是0.01932.设计任务2.1风力机叶片设计:根据动量叶素理论对各个不同展向截面的弦长和扭角

5、进行计算,并使用Wilson设计模型进行修正,按比例画出弦长、扭角随叶高的分布。2.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手工制作风力机叶片,给出简单的制作说明。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庞辉庆2课程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3.数据计算:3.1风轮半径R的计算:由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公式:132PVrDCP12(2-1)8得风轮直径:38P86.0310D9.86m(2-2)33VC1.22570.430.950.92rP12风轮半径:D9.86R4.93m(2-3)223.2不同半径处叶尖速比

6、的计算:叶片尖端(即r=R)的叶尖速比:R2n/60R272/604.935.31(2-4)VV7r半径为r处的叶尖速比:rr(2-5)V利用式2-5计算有表2-2截面位置r/R叶尖速比10%0.5310820%1.0621630%1.5932440%2.1243250%2.655460%3.1864870%3.7175680%4.2486490%4.77972100%5.3108表2-2不同半径处叶尖速比的计算3.3翼型入流角、轴向诱导因子、周向诱导因子、扭角的计算与修正此处采用

7、Wilson优化设计方法的数学模型。最优化设计风力机叶片就是使风力机风轮有最大的风能利用系数,即使式2-6风力机叶片设计与制作庞辉庆3课程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83=?(1−?)??(2-6)???20在式2-7的条件下获得Cp的最大值。b(1+b)?2=?(1−??)(2-7)其中,叶梢损失系数F由式2-8、2-9求得。F=2arccos⁡(?(−?))(2-8)???−?f=(2-9)2?????设计程序时,将a、b赋初值,针对每个截面。使用Matlab2012a求解以式2-6为目标函数,以式2-7为

8、条件函数的最优化问题,即可解出各截面的诱导因子a、b,进而得到叶梢损失系数F。(Matlab程序详见附录)结果如表2-3所示r/RabF10%0.32180.52580.922120%0.33410.17240.9530%0.33690.08270.965940%0.33810.0480.972950%0.33930.03120.97460%0.34180.0220.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