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

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

ID:48009431

大小:378.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3

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_第1页
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_第2页
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_第3页
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石油仪器2010年第24卷第2期PETR0LEUMINSTRUMENTS·69··方法研究·中扬子西部地区石龙洞组古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牛晓燕李建明李冬冬(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摘要:区内碳酸盐台地在形成、发展及消亡过程中,由于不同级次的相对海平面下降,台地沉积过程中断,出现频繁暴露并伴随溶蚀作用,在台地埋藏后还受到地下热水的溶蚀改造。区内古岩溶划分为同生期层间岩溶、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埋藏期热水岩溶等三类。其中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表现为台地长时间的暴露及溶蚀,一般可见明显的古风化壳岩溶垂向分带。控制碳酸盐台地古岩溶发育的主要

2、因素有古构造、全球性海平面变化、成岩作用、成岩相等因素。关键词:中扬子;石龙洞组;碳酸盐岩;古岩溶;控制因素中图法分类号:TEl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9134(2010)02—0069—04下段厚125ITI,深灰色灰岩、云质灰岩夹深灰色粒0引言屑灰岩、鲕粒灰岩、团块灰岩及少数灰质云岩。多为泥江汉平原及邻区地处扬子陆块中部,南北为江南晶结构,少数粉晶结构。粒屑含量68~85%,以粉屑造山带和东秦岭造山带,腹地发育海陆叠合盆地,是典为主,少量砂屑、生屑。型的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区内碳酸盐台地在1.2储集物性形成、

3、发展及消亡过程中,由于不同级次的相对海平面区内孔隙演化史表明,沉积物沉积初期原生孔隙下降,台地沉积过程中断,出现暴露并伴随溶蚀作用,度高达35%~40%。在同生成岩阶段的海底成岩环在台地埋藏后还受到地下热水的溶蚀改造。境中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使孔隙度降低到10%~研究区在寒武纪主体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了一15%;受海平面升降影响,早寒武世末相当大面积的地大套的白云岩,经历了多次的中期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层曾暴露地表,接受大气淡水的淋滤和溶蚀作用,形成在寒武系顶底、石龙洞组顶等层位发育多个工型层序部分粒间溶孔和粒1内溶孔,但随后的淡水胶结

4、作用界面,经受了较长时期的暴露与古岩溶作用的改造。和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使原生孔隙度进一步下降到岩溶作用发育比较明显的剖面有宜昌莲沱王家坪石龙5%以下。洞组剖面、石柱彭水板凳沟石龙洞组剖面。本文主要利1井在下寒武世石龙洞期处于局限台地潮问一阐述石龙洞组的地面露头与典型井利1井的井下地层潮上环境,岩性主要是粉晶白云岩。经过各种物性统古岩溶特征,来说明研究区寒武系古岩溶的控制因素。计分析,角砾白云岩、针孔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的物性较好。特别是针孔白云岩,如表1所示,说明后期的岩1典型井——利l井古岩溶储层特征溶作用对储层的物性有很大的改善。

5、1.1岩性利1井石龙洞组孔隙度主要集中在4%~12%,利1井所钻遇的石龙洞组地层可分为两段:占总样品的65%;渗透率则集中于0.O1~1×10_3上段厚143Il,岩性以灰、深灰,少数浅灰色泥晶btm,约占总样品数的50%。根据碳酸盐岩储集岩分白云岩为主,夹少量灰色粒屑云岩、杂色(浅棕红、灰类标准[,结合中扬子西部地区的地质背景,我们把孔白、灰、灰绿)角砾状白云岩及灰岩、云质灰岩等。粒屑隙度在12%~20%之间划分为工类储层,评价为好的以砂屑为主,次为粉屑,含量一般小于20%,少数60~孔隙型储集岩;孔隙度在5%~12%之间的划分为

6、Ⅱ70%,分选差,次圆~次棱状,具正韵律结构特征,角砾类储层,评价为较好的缝洞一孔隙型储集岩;孔隙度在间多为砂屑云岩充填,且溶孔、针孔发育。2%~5%之问划分为Ⅲ类储层,评价为裂缝一孔隙型第一作者简介:牛晓燕,女,1984年生,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就读于长江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邮编:434023石油仪器PETR0IUMINSTRUMENTS2010年04月表1中扬子西部地区利1井石龙洞组岩性及物性表于古岩溶的发育,总体上看,石龙洞组等地层的古岩溶发育主要受构造隆升控制[。寒武系第6个三级

7、层序SQ6一HST,区域构造活动增强,海平面出现区域性下降,研究区水体急剧变浅,在广大的碳酸盐台地分布区,具鸟眼等暴露标志,在石门杨家坪以及渝东一带,发育有蒸发岩,宜昌王家坪等地发育溶蚀孔洞,其顶界应属类型I界线不整合。石龙洞组的古岩溶主要是发育在SQ6一HST的顶界附近,在剖面上这种分布特征表现明显,一般发育在距石龙洞组顶5m以内。2.2成岩作用的控制研究区石龙洞组成岩作用丰富多样。通过以观察储集岩;孔隙度在<2%划分为Ⅳ类储层,评价为差的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为基础,结合电子探针、碳氧同位储集岩。综上述分析,利1井的石龙洞组储层属于

8、较素分析等成果,对石龙洞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好的缝洞一孔隙型储层。另外,利1井石龙洞组的孔研究,认为该区储层发育与孔隙演化主要与表生溶蚀渗关系数据表显示,孔隙度和渗透率大致成正相关的作用以及埋藏溶蚀、白云石化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密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