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pdf

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pdf

ID:48010595

大小:123.7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1-14

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pdf_第1页
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石油仪器·58·PETRoLEUMINSTRUMENIS2013年2月·方法研究·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程斌(大庆油田测试分公司第八大队绘解仪修室黑龙江大庆)摘要: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注入和产出剖面资料的分析对比,来识别地层岩性特点及连通特性。通过静态资料的分析,指导动态测井资料的评价。关键词: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岩性特征;动态测井中图法分类号:P631.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9134(2013)01—0058—02局限于井筒附近地层岩性的识别。每年油田会进行大0引言量的注入、产出剖面测井¨,如果能利用这些资料对对石油开发者来说,识

2、别地层特征是一件很重地层特征进行间接识别,会提高动态测井资料的利用要、很棘手的事情。大庆油田采油八厂的地质条件尤率,降低测井成本其复杂,对岩性特征的识别更是困难。通常情况下,1静态资料对比岩性的资料在测井及生产井过程中均是一项重要内容,取芯是最直接和直观的办法,但成本非常高。电通常一口井在完井。]日寸会给出相关静态资料,砂测资料是进行岩性识别的第一手资料,但对时间要求岩厚度、有效渗透率、射开厚度等等。下面以一口水很苛刻。地层参数测井常用于剩余油评价及开发,也井升26—22为例介绍,见表1。表1升26-22井小层数据表表1为一口注水井,该表给出注水井油层划分、与

3、配注方案对比见表2。小层深度、射孔数据、连通情况,划分了六个砂岩表2升26—22井流量与吸水情况对照表层,有效渗透率均小于0.042m,与之相连的井有四口。其中升28—22为一口油井,且进行了产出剖面测试,该井葡I1,葡I3,葡I42有效渗透率分别36×10-3岬247×10-3um2<30×10—um2,,。2监测分析2.1利用动态资料验证基础数据升26—22井进行同位素吸水剖面测试,实测结果第一作者简介:程斌,男,1974生,工程师,工程硕士,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现在大庆测试分公司从事油气井测试工作,邮编:1630002013年第27卷

4、第1期程斌:大庆外围注产剖面资料识别地层特征·59·从表2可看出,PI1-2层相对吸水量达到61.82%,测该层的吸水量可间接推测该层的岩性特征,并能反是主力吸水层,该层的地层系数为141.2964gmiil,映出随时间推移地层岩性的一些新的变化。数值是另外两个地层系数不为零层的两倍以上,吸水升28—22产出剖面测试解释结果如表3:特征与该层的地层系数有很好的对应性。所以通过监从表3可看出PI3层为主产层,对应地层系数为表3升28—22井环空分层测试及找水成果表309.3288pmm,在几个层位中具有最高值。纵坐标,绘制吸水变化图,并将不同时间的测井结果与此相

5、似,随机选取5口井,对其地层系数在所相叠合。这样既能显示不同层的吸水情况,也能显示有层中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对其相对吸水量也进行同一层的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统计,对比其符合程度能达到多少,列表如表44表4不同井吸水对比表面3z图1肇21一斜25分层吸水示意图图1显示的是各层位的吸水百分比,根据吸水量与地层系数的关系,也可以把上图看做各层位地层系数的变化图,或者称为岩性特征图。此图对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某次测量结果与以前的测量结果相差较大时,可相应的分析原因,提高对措施效果分析的目的性。同样对于产出井也能做出不同时间的分层产量表,显示各层位

6、的岩性变化情况。3结论注入压力不稳时,说明地层中有可变因素影响吸水;通过注产剖面资料可以判断生产井射孔层位的岩对于表4中误差较大的层,可以有目的性的进行性特征;通过注产剖面历史资料的对比可用于指导测分析,判断是否为测量误差或是地层特性的变化l3J。芳试资料的评价。226.98井2010测量结果与以前测试结果有一定出入,但主力吸水层一致。永94一斜48井测量结果与以前测参考文献量结果也有差别,为第二主力吸水层,波动较大。鉴[1]吴锡令.生产测井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于以上情况,对这两口井进行复测,进一步进行验证。[2]乔贺堂.生产测井现场操作

7、[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2历史数据对E匕[3]测井分析家协会第34-35届年会论文集[A】.北京:石油工为消除偶然误差,并利用多次测试的结果,以每业出版社,2007口井为单位,绘制出单井岩性变化图。可以更直观的(收稿日期:2012—09-08编辑:刘雅铭)观察岩性变化。以每口井的层位为横坐标,吸水量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