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

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

ID:480123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9

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集成吊顶取暖模块冲压模设计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本次毕业设计为集成吊顶取暖模块的冲压模具设计。本课题要求对给定零件吊顶取暖模块进行落料、冲孔、翻边、成形复合冲压模设计,通过对零件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制定部分零件的制造工艺,如:凸模、凹模、凸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导尺、挡料销、导正销等。通过该课题能够让我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方法,对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学会对模具设计材料的检索与整合以及对已有材料的充分合理

2、的使用,该实践性课题是对学生理论学习水平的实践和检验,可对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实践性意义。设计中也有很多困难要克服,比如冲压模具设计中的侧壁起皱问题,起皱是在金属板料成形中主要的缺陷之一[1]。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2]。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

3、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4],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近年来,我国冲压模水平已有很大提高[5]。大型冲压模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模具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朝信息化、

4、高速化生产与高精度化发展[6]。因此从设计技术来说,发展重点在于大力推广CAD/CAE/CAM技术的应用[7],并持续提高效率,特别是板材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模具CAD、CAM技术应向宜人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8],并提高模具CAD、CAM系统专用化程度[9]。一、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本课题是一个“连续模”“弯曲模”设计,其难度不大。冷冲压工艺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有这些特点:1、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它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工件,如薄壳零件等;2、材料利用率高、工件重量轻、刚性好、强度高、冲压过

5、程耗能少;3、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率高;4、冲压加工所用模具一般比较复杂,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作为设计人员,要本着低成本、高寿命、生产周期短、高精度的原则,满足制品各项要求;本次模具设计要点:1、间隙:为了实现模具的通用性,按取暖吊顶常见厚度的中间值决定。2、侧定位板:为了减少调整时的麻烦,一般根据常用取暖吊顶的厚度分别制作侧定位板。3、卸料板:采用螺栓固定于下模的弹性卸料形式;学习运用UG、POR/E等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和制造,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时间,顺应市场经济

6、的发展要求,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设计结构合理的模具,使本课题达到任务书上的要求和目的。毕业设计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大的检验,而且也是我有了一个集中培养、综合训练设计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查阅文献与撰写论文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在UG状态下设计工件的三维图;2、对取暖吊顶工件进行冲裁、成形的工艺性能研究和生产的经济性分析;3、制订的取暖

7、吊顶冲压工艺流程,设计冲裁、成形模具结构装配图和模具零件图;4、对模具成形零件的制造工艺进分析,编制成形零件的工艺卡;5、对取暖吊顶冲裁模的装配工艺进行分析,编制模具的装配工艺文件;6、完成5000单词以上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英文资料翻译,译文要求准确,文字流畅;研究方法1、根据取暖吊顶的规格、尺寸及制造工艺要求,对该零件进行产品分析;2、根据相关数据,运用Pro/E软件对工业产品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开模;3、根据模具设计的要求,选择一副模架;准备采取的措施:1.进入模具厂对该产品模具进行调研;2.搜索和统计相关资料和数据;

8、3.运用PRO/E进行参数化设计;4.设计出产品模具;5.结合理论与实际对电缆接头这一产品进行分析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11.23-12.30:收集文献、整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初稿;2011.01.01-01.10: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2011.01.11-02.20:深入来斯奥电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