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

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

ID:48025909

大小:1.03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7

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_第1页
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_第2页
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_第3页
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60·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年4月第35卷第4期文献综述文章编号:1005-2208(2015)04-0460-04DOI: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5.04.31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王威,温锋,赵相轩,郭启勇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胆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Keywordsbiliarytractneoplasms;moleculartargetedtherapy胆道恶性肿瘤是起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包EGFR表达率分别为81%~100%、53%~79%和39%~83%,括肝内胆管癌(intrah

2、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肝外过表达率分别为5%~20%、10%~32%和12%,这种过表达与胆管癌(ex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ECC)和胆囊癌肿瘤分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3]。因此,EGFR可(gallbladdercarcinoma,GBC)。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以作为胆道恶性肿瘤的重要靶点。围内呈上升趋势。手术是可能治愈胆道恶性肿瘤的主要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手段[1],但由于其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大多数病人在确VE

3、GF)VEGF在肿瘤相关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胆道恶性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其主要通过与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VEGFR)结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作为未能手术的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激活酪氨酸激酶受体,从而诱导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氧病人的一线化疗方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气、营养和转移途径。其在ECC、ICC及GBC中的过表达率仍不足1年。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分别为32%~59%,50%和63%。这种过表达与肿瘤的淋问题。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4-5]。近年来,对胆道恶性肿瘤分子通路研究的不断发展为

4、1.3有丝分裂原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extracellular其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可能。目前,多种靶向kinase,MEK)MEK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药物正在进行临床或临床前期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为该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对这些靶向治疗调节因子,可被各种炎症、环境应激反应,生长因子(EGF,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VEGF,BRAF基因等)及其受体等激活而磷酸化,活化的MEK继而激活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5、reg-1胆道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基础ulatedkinase,ERK),使ERK入核调节转录因子活性,从而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信号分子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为靶点,通过选择特异性的阻断剂干预受该分子调控的信1.4其他潜在靶点除上述胆道恶性肿瘤的几个常见主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目前,胆道要靶点外,还有针对其他靶点的药物正处在临床前及临床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主要针对如下靶点。试验阶段,例如针对BRAF基因、PI3K信号通路,c-MET基1.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因,COX-2基

6、因等靶点的治疗。关于胆道恶性肿瘤发病机EGFR)EGFR属于ErbB家族,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制仍有待于在分子、基因水平上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出性的跨膜蛋白,其结构包括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胞外更切实有效的治疗靶点。区与配体结合后发生二聚化,继而激活胞内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启动RAS/MAPK、PI3K等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导2胆道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临床研究现状致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存活。ECC,ICC和GBC的2.1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目前靶向EGFR的抗肿瘤药物主要分为两类:抗EGFR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7、31371425);2.1.1抗EGFR单克隆抗体抗EGFR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3023056);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EGFR的胞外配体特异性结合,使EGFR失去活性,阻断目(No.L2012289)EGFR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的形成。110004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第一个在全球多个国家获通信作者:郭启勇,E-mail:guoqy@sj-hospital.org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年4月第35卷第4期·4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