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

ID:48029129

大小:7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0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_第1页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_第2页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_第3页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_第4页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6-8岁儿童认知特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6-8岁孩子教育的重要性1.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关键是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等等,而这些问题在8、9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等。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6岁左右就要注意孩子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能否坐得住,上体育课成

2、绩怎么样,会不会跳绳,协调性方面是否显得笨拙等等。2.智力测试结果及格就行了吗?在智力因素方面,有些6、7岁的孩子智力测试结果在90分左右,推理能力测试结果中下或刚刚及格,虽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些结果不是恒定不变的,如不加以重视,将来就会下降到正常标准线以下。家长不要仅相信自己的感觉,应找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心理测试,及时进行训练,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3.对于以后学习生活的帮助9岁孩子的任务就不再是适应学校生活,而是在学习能力上要求更高,在学习任务上难度明显加大。例如,在语言表达方面,对书面表达方式要求更多,对文字的理解和内在联系要求更

3、深;在数学方面,应用题的题量加大,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运算的复杂程度加大。好多家长和老师感觉到三年级对一些孩子来说,仿佛是个坎儿,他们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如不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到五、六年级的课程。在这一时期,应重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总之,6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孩子从4岁到5岁,进步很显著,但从5岁到6岁,很多大人觉得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一个转折点,二、六岁孩子的特点及如何应对1.善变的小天使前一刻还高高

4、兴兴的,后一刻就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发脾气,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比如,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妈妈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等。应对:重要的是,等他们的脾气平息下来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反省自己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发脾气时周遭的人有多难过?大多数的6岁儿脾气一旦发过后,只要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他都能承认并存有改过之心。2.他们对自己的心情和行动缺乏控制能力。有时非常疼爱家中饲养的小狗,有时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说:“我要杀死你!”应对:父母发觉孩子有这种极端情绪变化时,不妨故意和他多说话,比如:“你很会照顾这条狗。”“它好像比较喜

5、欢你而不喜欢妈妈哦!”用这样称赞加上幽默的口吻进行交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他的情绪。另外适度的惩戒让他们吃点苦头会让他们记忆犹新3.厌学刚入学时的那股新鲜感已削减,很多孩子就开始觉得无聊而把上学当作是一项苦差事。应对: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能挖苦孩子说:“既然讨厌就不要去上学好了。”这些情形一旦累积,孩子的倦怠感会更强烈,终有一天会转变为憎恨上学。因此,不要只要求孩子勉强着去上学,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以便更进一步拟定解决对策。4.表达不畅,自信心不足,应对:对给他表达的机会(回答问题、互动环节、自我展示等)5.自我意识很强,不爱合作,不懂礼仪。在家

6、里溺爱,或者父母没时间管教,应对:针对不同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反思,长时间的耐心监督习惯的改正。不要动不动就去研究6岁儿的行动,应以宽大的胸襟对待他们;当然也不要对6岁儿所说的话太耿耿于怀,尽量以幽默的方式去解释,以保持愉快的心情。不管是多令人生气的事,如果讲一次就让6岁儿领悟或立刻改悔,这很可能完全无效;大人一旦忍不住发脾气说:“一定要给你一点教训!”他们就会斜视大人,进而采取对立的态度。这时候,孩子完全不会考虑到大人生气的目的是在教育,而只是一味地与大人的态度、言语和感情对立。父母应该避免与孩子造成对立的局面,多找机会与他们交谈、沟通,必须要有忍耐孩子耍脾

7、气的肚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