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主题班会.ppt.ppt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

ID:48033960

大小:5.08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1-11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_第1页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_第2页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_第3页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_第4页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至主题班会.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冬至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冬至的传说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

2、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叫做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二、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冬至的习俗古代的冬至甚至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级别还要高,因此习俗也较多,周朝把这天作为新年的元旦,后来虽然改了,但也非常重视,称之为“亚岁

3、”;汉代的冬至节过得最隆重,举国上下例行放假、烧香,热闹的氛围丝毫不比今天的“十一”差、;到了唐、宋时期,冬至就成了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北方食饺、南方吃粑,冬至狗肉香天下”就是至今还在流传的冬至风俗。冬至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一个出去逛街的日子。在北方,冬至这天习惯吃饺子,据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留下的。而在南方则是煮汤圆、吃米团和长线面的习俗,一到冬至,那真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只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仍然保持着祭祖的习俗。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

4、说,冬至可以说是仅次于过年的一个节日。现代人过冬至冬至节我们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到冬至节,每家每户都会吃汤圆,拜祭祖先。有句诗叫:“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说的就是冬至吃汤圆的习俗。每年的冬至节的前一天晚上,奶奶都要到超市去买些糯米回来,将水倒入糯米粉中搅拌,奶奶说:“在农村,人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过冬至节了、人们先把糯米碾成浆,压出水分变成米糊状,再拿去晒,晒干后就成糯米粉了。”我们把糯米粉搅拌成黏黏的“糊”状,搓成条,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拿起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搓圆。妈妈说:“在农村,搓汤圆还有讲究呢。外婆总是先捏一个

5、‘秤砣’摆在盘子中央,再捏几个‘金元宝’围在旁边,最后搓圆圆的汤圆,意思是称心如意。”哦,原来搓汤圆还有这种讲究呢!我们把汤圆放入锅中,等汤圆熟了,捞起来,再将捣碎的芝麻和花生放入,香喷喷的“汤圆”就做好了。我盛了一碗,一边吃一边听爸爸讲冬至吃汤圆的由来。爸爸说:“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吃‘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以用于互赠亲朋。而且冬至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许多人家在这一天用糯米做‘汤圆’吃,防止晚上肚子饿。特别是你这种人。”哦!我若有所思。停,竟说我胖!我一肚子气,腮帮子鼓鼓的

6、。不过看在这好吃的汤圆的份儿上,我就不生气了。妈妈又说:“在民间,人们把那碗‘称心如意’汤圆拿去祭祖之后,把汤圆粘在门窗上,等干燥了,摘下来给孩子吃,有保佑健康成长之意。”哦,原来冬至节有趣的习俗还真多呀,真有意思!起居宜忌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

7、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一个寒冷的节气冬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