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

ID:48037496

大小:5.0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2-06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_第1页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_第2页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_第3页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_第4页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05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智慧城市理论思考与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甄峰南京大学20170112主要内容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现状与问题二、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问题p顶层设计不足n围绕城市政务、产业、交通、社区、民生、市政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或应用进行,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城市智能管理,但是信息化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缺乏沟通与融合。顶层设计目标不是大而全的IT系统,而是选择对城市发展最有价值的目标集中精力去实现。n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是信息化建设主导,外资企业或国内大型IT企业热衷于做智慧城市

2、集成商,同时兼做顶层设计——怎样解决?顶层设计?城市科学等多学科介入?p缺少民众的参与——皇帝的新衣?n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大量的项目和工程,带来巨额的社会投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就业等。n企业: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量的订单和收入。n民众:对其知之甚少。民众本应是智慧城市建设参与的主体,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智能化服务,并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与智慧城市相适应的智慧市民。缺少了民众的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就容易与初衷渐行渐远。p重技术应用而轻观念转变n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毕竟只是工具,政府执政理念

3、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完善才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没有真正为民的服务理念,城市最多只能智能,而无法智慧。p重“头衔”而轻目的n目前全国的智慧城市发展仍然停留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换标签,玩概念。问题与思考思考l大多数人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技术、基础设施层面,缺乏从社会和人文层面的解读,更忽略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体系的更新。l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是信息化建设主导,外资企业或国内大型IT企业热衷于做智慧城市集成商,同时兼做顶层设计——怎样解决?顶层设计?城市科学等多学科介入(懂城市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城市)?l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4、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危机?——怎样解决?整体规划?多规融合机遇l体制机制的创新,资源的协同、整合与创新l投融资模式l……..智慧城市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依据,而智慧的城市规划是其前提和统领。City2.0:当前的状态政策经济增长城市管理环境绿色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低碳排放ICT基础设施管治和应用废物管理t能源效率健康交通空气质噪量音社会包容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教共育城参市与交规智通划慧规水资源管理空划间ZaheerKhan,2016和建筑二、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1、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p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虽然有进展,但还存在不少的问

5、题。究其原因,技术进步是对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的不足。•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使得数据获取变得容易了许多,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更加便捷经济转型•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都亟需转变,以适应现在的大环境社会转型•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虽然我们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问题越聚越多,社会矛盾出现越来越尖锐化的趋势。规划转型•当前的城市规划也面临着从粗放向集约转型、从城市向区域转型、从

6、空间向人本转型等60Secondsonsocialmedia_theartofco-creation通勤移动信息化对人们虚拟流的增加并没有减少在物理空间工作方式几乎无影上的流动响远程办公(ICQ)在商业办公领域,面对面的交流仍然发展迅猛是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不可或缺的形式,而电子邮件、电话、视频会议仅作为面对面交流的补充而非替代手机是上班族通勤中最佳选择购物:案例分析:84%VS40%零售商直接在电子商务最主要选择的设备还是Facebook开设电脑,这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店铺率不及电脑以及APP数量少有关电子商务网站上嵌入Faceboo

7、k2011-2012将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一的一些功能个爆炸式增长阶段在实体店铺中融淘宝网作为移动电商领域最大的入Facebook一交易平台,也承担着引导和教育些特征用户的角色社交化购物网站29.6%关键词:渗透关键词:渗透社交: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AMPS(大哥大时代)到3G时代…从BBS到SNS,LBS…社交也许是移动ICT影响最为广泛的领域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3.7亿人。2014年预计5.1亿人综合类社交网络:代表:腾讯社区(包括腾讯朋友和2009年5月,索尼爱立信与开心网开展合作,在索尼爱QQ空间)、开心网、立信20

8、09夏季上市的四款新品中内置开心网手机客户端,人人网等实现了中国SNS首次与手机终端的结合。婚恋交友类社交网络:如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关键词:Social+Local+Mobile社交+本地化+移动商务交友类社交网络:如优士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