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

ID:48039077

大小:2.3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1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_第1页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_第2页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_第3页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_第4页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内营养途径及PEG简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及PEG/J的简介急诊普外科彭新刚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定义: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原则:Ifthegutworks,useit.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应首选肠内营养。国内:“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就应用它”。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EN的优点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维持

2、肠粘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EN适应证1、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2、胃肠道疾病。3、不完全肠梗阻和胃排空障碍;4、多发性创伤与骨折及重度烧伤患者;5、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6、肿瘤患者辅助放、化疗;7、急性胰腺炎的恢复期与胰瘘;8、围手术期营养支持;EN适应证9、小儿吸收不良,低体重早产儿(应用儿童或新生儿适用的肠内营养制剂)。10、慢

3、性消耗性疾病,如因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造成的营养不良。11、重度厌食合并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者。12、肝肾功能衰竭;13、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原则应满足肠内营养的需要置管方式应尽量简单、方便尽量减少对病人损害病人舒适有利于病人长期带管肠内营养途径选择与营养管放置鼻空肠鼻胃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rcutaneousendoscopicjejunostomy,PEJ)术中胃/空肠造口经肠瘘口经皮内镜下胃空

4、肠造口术(PEG/J)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肠造口术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替代了传统的手术胃/肠造口,在国外已广泛使用,但在国内仅有少数小样本报道。PEG/J的概念PEG/J是在内镜辅助下使用非手术的方法建立经皮进入胃腔和小肠的通路,利用胃造口主要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进行姑息性胃肠减压治疗。PEG的适应证利用PEG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包括: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②口腔及食管癌的病人导致吞咽障碍;③有正常吞咽功能,但摄入不足,如烧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厌食、骨髓移植后的病人;④慢性疾病如囊性

5、纤维化、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⑤胃扭转的治疗。前提条件是病人的胃肠道必须具有功能,并非短期存活者,肠内营养超过30天。PEG的适应证利用PEG进行胃肠减压的病人包括:①胃瘫②胃幽门梗阻;③恶性肿瘤导致的肠梗阻。PEG的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包括不能通过胃镜、生存时间不超过数天或数周、胃前壁与腹壁不能贴近等。相对禁忌证包括大量腹水、巨胖、胃次全切除术后、腹膜透析、无法纠正的凝血障碍、肝肿大、胃底静脉曲张、胃壁肿瘤或受肿瘤侵犯、巨大裂孔疝、神经性厌食、腹壁皮肤有感染、心肺功能衰竭、脑室分流等。PEG/J与传统开腹胃/肠造口术相比,具

6、有以下优点:(1)可在患者床边放置,不需要进入手术室:尤其是可在ICU病房置管,避免搬运患者;(2)方法简便:术程短,仅需局麻,费用低廉等。(3)并发症少,患者耐受好;(4)留置时间长:平均(168·37±198·64)d,最长达6年以上,目前仍在继续使用;(5)患者出院后可以继续行家庭肠内营养、胃肠减压或胆汁回输,易于在家中进行护理,促进了其康复,而且比鼻胃管更舒适和美观。PEG技术的原理所有方法的基本原理相似,①向胃腔内充气,使得胃壁与腹壁紧密相接;②经皮向胃腔进行套管针穿刺;③经套管针内导丝进入胃腔;④导丝引导放置

7、胃造口管,固定于适当位置。这些方法比较安全,成功率在76%~99%。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stan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就是这么容易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主要是经PEG而完成,最常见是经过或沿着PEG进入一个长、细、有重头的导管,通过幽门置放到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内。可以通过内镜拖管或通过一个导丝进行推管。其他方法包括通过内镜,经过成熟的PEG通道或直接进行空肠穿刺,但比PEG技术操作难、成功率低。PEG并发症的诊治PEG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9%,病死率0.3%~1%

8、。并发症包括腹膜炎、出血、误吸、内垫综合征和胃瘘。严重发症并不常见;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6%,包括切口感染导管移位、造口旁渗漏、导管堵塞、切口血肿等。综上所述,PEG/J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易于接受、可长期带管,适用于肠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胆汁回输、围手术期应用等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