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

ID:48040156

大小:1.3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4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_第1页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_第2页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_第3页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_第4页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警察与赞美诗》演示文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小说1、概念:以人物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作品。22、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同莫泊桑(法国),契诃夫(俄国)被称为19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代表作:《麦琪的礼物》《黄雀在后》《警察与赞美诗》等风格:幽默、辛酸、结局巧妙“在幽默讽刺中隐藏着无可奈何的悲哀,强颜欢笑下包含着辛酸的眼泪”。作品: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艺术:一粒砂里看世界,一朵花里知人情。欧·亨利3题目4思考:

2、小说题目《警察与赞美诗》怎样理解?明确:(1)题目是一个并列结构短语;(2)“警察”和“赞美诗”是苏比先后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两者又是矛盾的,他们各自代表“监狱”和“自新”;(3)苏比在“赞美诗”的感召下醒悟,准备“自新”,但是“警察”却及时出现并将他送进监狱,这不仅是苏比的悲剧,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小说情节开端(1—5):小说主人公苏比出场,着重介绍他的冬居计划。发展(6—38):苏比为了进监狱“过冬”,想方设法干违法的勾当,希望被警察送进监狱,但总是事与愿违。高潮(39—48):苏比在“赞美诗”的感召下准备“自新”,但被警察

3、逮捕并送进了监狱。6让别人交给警察直接被警察抓住苏比的行为进上等餐馆被推到人行道上砸橱窗连个旁证都不算进低档饭馆被“叉”在人行道上调戏女子女子缠住他大吵大闹让他只管闹去偷绸伞被认为是伞的主人愿望或打算结果5思考1、苏比想方设法地干坏事为什么都没有如愿地进监狱?2、当苏比醒悟并“自新”时为什么又会被警察送进监狱?71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和被现实扭曲的心灵。显示了资本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虚伪和信仰对人的感化作用。12小结(一)课后作业1、找出小说中充满幽默讽刺意味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2、找出

4、小说中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句子,想想这些环境描写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结合故事情节,想一想苏比是个怎样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