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

ID:48056658

大小:128.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21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_第1页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_第2页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_第3页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_第4页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导论1、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2..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难经》、《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从正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朱震亨倡导“相火论”,善滋阴泻火,后世称“滋阴派”。李皋认为脾胃虚弱或其功能异常是内伤的主要矛盾,重“补脾胃”,后

2、世称为“补土派”。4.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6.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辩证与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7、辩”,有审辨、辨别等意思。“证”,意为“凭证”、“证据”,是医生识病用药的依据,她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

3、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能反映疾病在特定阶段的病变本质。辩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搜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正邪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2.阴阳的基本特征:①普遍性;②相关性;③相对性;④可分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对立制约;②互根互用;③消长平衡;④相互转化4.五行学说“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

4、”,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行特性特性(展开)归类脏腑志液体华窍木木曰曲直舒畅、生长、生发、条达肝胆怒泪筋爪目火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心小肠喜汗脉面舌土土爱稼墙承载、受纳、生化脾胃思涎肌唇口金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潜降肺大肠悲涕皮毛鼻水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肾膀胱恐唾骨发耳6.事物的五行归类行脏腑官体华脉味志色化气方季木肝胆目筋爪弦酸怒青生风东春火心小肠舌脉面洪苦喜赤长暑南夏土脾胃口肉唇儒甘思黄化湿中长夏金肺大肠鼻皮毛

5、浮辛悲白收燥西秋水肾膀胱耳骨发沉咸恐黑藏寒北冬7.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克制、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某一行本身不足或某一行亢盛。相乘的顺序为: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又称反克,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相侮次序为: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第三章藏象学说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1、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2、指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

6、、病理变化反映于机体外部的征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变反映于外的征象。脏腑内容功能五脏心、肺、脾、肝、肾化生、贮藏精、气、血、津液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奇恒之腑脑、骨、髓、脉、胆、女子胞藏精气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志。(1)心主血脉指心气有推动和调节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主血---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及心脉自身,皆有依赖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血液

7、的运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以心的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节作用。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与脉直接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功能正常:心气充沛,面色红润光泽;脉道通利,舌质颜色淡红;血液充盈,脉象和缓有力。功能失常:心气不足,面色晄白无华,脉象细弱无力;心火亢盛,面色舌尖红赤,脉象数而有力;心脉瘀阻,面色唇舌青紫,脉象涩或结代。(2)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广义神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心主载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

8、理活动。狭义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进行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a.心主神志正常: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b.心主神志失常: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或神志不清,甚至生命垂危。血液是神志活动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