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

ID:48064569

大小:153.4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9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_第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_第2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_第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_第4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科目二简答题1.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p7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p13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p14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p23(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p26(一)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p29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p32(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3、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p33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p47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

4、件。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p53(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1.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p60(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

5、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12.教学过程特殊性的具体表现p6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1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p64(一)激发学习动机(二)领会知识(三)巩固知识(四)运用知识(五)检查知识1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p65(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

6、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15.课外作业布置的要求p65(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2)分量适宜,难易适度。(3)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16.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p67(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1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p70(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

7、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8.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p76(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19.班级授课制优缺点p78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缺点:(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作主,学生的主

8、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20.注意的品质p89(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是指瞬间被人的意识把握的客体的数目。(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力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