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

ID:48066750

大小:358.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4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31DB33DB33DB33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greenasparagusProductiontechnicalregulationforagriculturalgreenhouse2008-11-17发布2008-12-1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717—2008前言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富阳市农业局、新昌县农业局

2、、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新琴、金昌林、董庆富、施渭尧、章钢明、吕文君。I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田间设施、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期。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份)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绿芦笋未经培土软化而形成的供食用的绿色或紫色嫩茎。3.2母茎由新生嫩茎培育而成的地上茎、枝及拟叶,用于为地下贮存根、鳞芽萌发及嫩茎生长提供养分。3.3幼龄期定植后一年内的芦笋生长期。4产地选择4.1产地环境生产区的生态应符合NY5010的规定。4.2选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排灌

4、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好的壤土或沙壤2DB33/T717—2008土,pH值以6.5~7.8为宜。5田间设施5.1大棚5.1.1棚架采用镀锌薄壁钢管、竹材等为棚架材料。一般为单体拱型棚,棚宽6m或8m;棚中顶高2.2m~2.8m,肩高1.5m~1.8m;棚架拱杆间距55cm~65cm,棚顶和两侧各装1道拉杆;竹棚中间每隔2m~2.5m设一根立柱;棚长以30m-45m为宜。棚架强度达到当地农用大棚的抗风抗雪要求。5.1.2覆膜棚架顶部覆盖多功能大棚薄膜,膜厚0.06mm~0.08mm,膜宽依棚宽而定(一般薄膜宽

5、度为棚宽加1.5m)。棚架四周围厚0.06mm的普通农用聚乙烯薄膜。棚顶部和四周的薄膜用压膜线和卡膜槽固定在棚架上。5.2滴灌系统5.2.1组成滴灌系统由“水源-水泵-总过滤器-地下输水管-田间出地管-水阀-末端过滤器-田间输水管-滴灌管”组成。5.2.2水源采用河、塘、沟、池、井等作为水源,其水质应达到NY5010的要求。5.2.3水泵根据灌溉面积和水源情况,选用合适流量和扬程的水泵(自吸泵、潜水泵等)。若水源高于田块10m以上,不宜使用水泵,可以自流灌溉。5.2.4过滤设备根据水源清洁度和滴灌管的类型,选用适宜的过

6、滤器。内镶式滴灌管采用不少于120目的网式或叠片式过滤器。5.2.5输水管水源至田块的地下输水管一般采用聚乙烯管,管径依输水流量而定。棚内的地面输水管一般采用Φ25mm的黑色聚乙烯管。5.2.6滴灌管一般采用内镶式滴灌管或打孔带式滴灌管,每畦铺设1条~2条。6生产技术6.1品种选择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格兰德F1(Grande)、阿特拉斯F1(Atlas)、UC157F1等适宜生产绿芦笋的良种。6.2播种时间3DB33/T717—2008春播一般为3月中旬~5月中旬,秋播以8月下旬~9月

7、下旬为宜。6.3用种量大田一般为45g/667m2~60g/667m2。6.4育苗6.4.1营养土配制将未种过芦笋的园土过筛,每立方米土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10kg~15kg,装入6cm×6cm~10cm×10cm的塑料营养钵并将营养土整实备用,也可将商品基质作为营养土。每667m2大田需备营养钵2000个~2500个。6.4.2播前种子处理6.4.2.1处理与浸种6.4.2.1.1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的温水中浸15min,随后在常温下用50%多菌灵250倍溶液浸种消毒2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6.4.2

8、.1.2将种子放于25℃~30℃清水中浸种48h~72h,浸种期间换水2次~3次。6.4.2.2催芽浸种后的种子置于容器中在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漂洗1次~2次,待2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6.4.3播种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单粒点播,其深度为0.3cm~0.5cm,播后盖细土0.3cm~0.5cm,铺上稻草并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