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

ID:48067884

大小:273.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06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1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2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3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4页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婴幼儿疾病的预防儿科疾病的护理和饮食原则儿童阶段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在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上各异,在发病原因、疾病过程和转归等方面与成年人更有不同之处,因此在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上须充分考虑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小儿的表达能力不同,更增加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判断的难度。由于小儿起病急,变化快,都可能对小儿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产生较甚至终身的不良影响。要求护理者必须熟练掌握护理、饮食、用药技术,使小儿身心顺利康复,正常生长发育。一、护理的原则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儿科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治疗操作均通过护理工作来实施,良好的护理在促进患儿康复

2、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家属也应熟悉护理工作,医护密切协作,以提高治疗效果。细致的临床观察临床所观察到的患儿不典型的或细微的表现,都应考虑其可能存在的病理基础。如婴儿哭闹可以是正常的生理要求,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肠套叠、头痛、中耳炎等),细致的观察是鉴别两者的关键。2.、合理的寝室安排寝室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3、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很重要,观察病情应尽量不影响患儿的睡眠,定时进餐。4、所用物品如体温表、药杯等用毕即拿走,以免小儿玩耍误伤。喂药喂奶要将婴儿抱起避免咳、呕吐引起窒息。二、饮食治疗原则根

3、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饮食有助于治疗和康复;不当的饮食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乳品①稀释乳:供新生儿早产儿食用;②脱脂奶:半脱脂或全脱脂奶,脂肪含量低.只供腹泻时或消化功能差者短期食用;③酸奶:牛乳加酸或经乳酸杆菌发酵成酸奶,其蛋白凝块小易消化,供腹泻及消化力弱的病儿食用;④豆奶:适用于乳糖吸收不良和牛乳过敏的小儿⑤乳糖奶粉(不含乳糖,含蔗糖、葡萄糖聚合体、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长期腹泻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奶粉;⑥低苯丙氨酸奶粉:用于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婴儿。2.一般膳食①普通饮食:采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热能充足的食物:②软食:将食物烹调得细、软、烂,介

4、于普通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如稠粥、烂饭、面条、馒头、肉末、鱼羹等,使之易于消化,供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或咀嚼能力弱的病儿;③半流质饮食:呈半流体状或羹状,介于软食和流质饮食之间,由牛乳、豆浆、稀粥、烂面、蒸蛋羹等组成,可另加少量饼干、面包,适用于消化功能尚弱,不能咀嚼吞咽大块固体食物的病儿;④流质饮食:全部为液体,如牛乳、豆浆、米汤、蛋花汤、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等,不需咀嚼就能吞咽,旦易于消化吸收,适用于高热、消化系统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手术后病儿,亦用于鼻饲。流质饮食供热能与营养素均低,只能短期应用。3.特殊膳食①少渣饮食:纤维素含量少,对胃肠刺激性小,易

5、消化,适用于胃肠感染、肠炎病儿;②无盐及少盐饮食:无盐饮食每日食物中含盐量在3g以下,烹调膳食不另加食盐。少盐饮食则每天额外供给1g氯化钠,供心力衰竭和肝、肾疾病导致的水肿患儿食用;③贫血饮食:每日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各种肉类等;④高蛋白膳食:在一日三餐中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鸡、瘦肉、肝或豆制品等,适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患儿;⑤低脂肪饮食:膳食中不用或禁用油脂、肥肉等,适用于肝病患儿;⑥低蛋白饮食:膳食中减少蛋白质含量,以碳水化合物如马铃薯、甜薯、水果等补充热量,用于尿毒症、肝昏迷和急性肾炎的少尿期患儿;⑦低热能饮食:一日三餐的普通饮食

6、中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又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可选用鱼、蛋、豆类、蔬菜和瘦肉等,供单纯性肥胖症的小儿;代谢病专用饮食:如不含乳糖食物用于半乳糖血症病儿,糖尿病饮食等。4.检查前饮食在进行某些化验检查前对饮食有特别的要求,如:①潜血膳食:连续3天食用不含肉类、动物肝脏、血和绿叶蔬菜等的饮食,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检查;②胆囊造影膳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如油煎荷包蛋等,使胆囊排空,以检查胆囊和胆管功能;③干膳食:食用米饭、馒头、鱼、肉等含水分少的食物,以利于尿浓缩功能试验和爱迪氏计数等检查。5.禁食因消化道出血或术后等原因不能进食小儿,应注意静脉供给热量

7、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一、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新生儿期有一些特殊现象,好象是病态,其实是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也不能随意处理,否则原本不是病却招来疾病,例如挤压乳房、挑马牙等等。有些生理现象,例如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等,需要认真观察,与疾病引起的体重下降、黄疸相鉴别,做到有病能早发现、早治疗。㈠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左右,由于吃奶的量少,又因排出胎便、尿和皮肤蒸发水分,使机体丢失一些水分,使新生儿体重下降,比出生体重减少100~300克。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7~10天,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水平,以后体重明显增加。如果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恢

8、复过慢,要及时查找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