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

ID:48071651

大小:299.8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5-06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_第1页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_第2页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_第3页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_第4页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公文标题常见错误现代公文标题写作规范及其病误分析标题是文章的名字,也是文章的门面。在现代公文写作中,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揭示主题和内容。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眼睛,透过它可以使读者把握公文总的思想,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俗话说“看文先看题”,公文标题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公文的效力和阅读者的感受。因此,标题写作要严肃认真,力争准确、简明、结构完整。公文标题规范化是体现公文实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完整而规范的标题可以帮助读者首先对文件的制发机关、文件内容、文件的性质与作用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基本明确发文的目的,使公文的办理有一个好的开端1.公文标题的结构形式与写作规范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8月

2、24日印发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新的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出了制定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公文标题的拟写这一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也应符合这一要求,即公文标题也要本着“规范化”的原则去行文、制作和审核。首先,文秘工作者要明确公文标题的结构形式。公文标题有较强的程式性,其表现就是公文标题有相对统一的结构形式。完整、规范的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内容)+文种(公文种类)构成,即人们常说的公文标题“三要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六款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

3、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1.1“发文机关”写作规范发文机关一般写在标题的开头,要写全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可滥用缩略语。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党校”,也可用其规范的简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但如果用“北京党校”就是不规范的标法。公文制作如果是三、四个单位的,应该一一标明,不得遗漏,如《中共哈尔滨市南岗、道里、动力区党校关于招收学员的报告》等。如果公文制作机关较多,不便一一标出时,不能用“各机关”、“各有关部门”等笼统的标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概括,制文机关是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对全部机关就可以总概括,如《××教育局所属各学校关于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报告》。如果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全

4、部机关中还缺一两个机关的,应该予以注明,如《××局所属各厂(缺××厂、××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有时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相当一部分机关,常常是五个以下的可以全部标出,五个以上的可以列举主要机关名称并标出数量,如《××局所属第一纺织机械厂等六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有些公文的制发属于某个机关的特定职能的,或者有些以地区等特征形成的公文,也可以不用标明作者,如《××省2004年财政收支预算》等。1.2“事由”写作规范所谓事由,就是对公文行文内容加以集中和概括的部分,这一部分一般标在标题的中间,是公文标题的核心部分。事由的集中和概括,往往不是理论性的集中和概括,而是公务性的集中和概括,即要说明

5、要办一件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所以要求拟写要确切、客观,这就需要行文人认真地推敲、斟酌。通常来说,对于单一问题,可以直接标出,如《××大学关于处级干部任免问题的决定》;对于多个问题的,就尽量分别标,如《××局关于干部任免、聘用、推荐的决定、通知》;对问题多,且属于同类性质的,可以加以概括,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等,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当问题多得不能一一标出时,可以标明主要问题,其他的用“等”代替,如《××大学关于教师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量计算的规定、通知》。对于会议公文的标法,如果会议名称即能反映其内容的会议,标明会议名称就标明了内容

6、,如《××大学关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通知》;对于讨论综合性问题的办公会,通常不标会议内容,如《××大学校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等。综合性的工作计划、总结、情况报告等,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具体内容可以不用标明,如《××公司2004年工作计划》。机关名称已体现公文内容的,就省略事由,如《××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综合治理工作的报告》,就应改为《××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报告》。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的案件材料,必须确切地标出问题,如《××大学关于处理王××挪用公款的情况报告》,就不能写成《××大学关于处理王××案件的情况报告》。有些问题,内容过多,文字表述过长,可以用通用的规范化简缩,如“四个现代化”、

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切忌随意生造。事由的用词,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对”、“对于”和表述主要内容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作公文名称的定语,以使事物更加具体、突出、鲜明。只要是属于概括特定的事由,就应用“关于”这个介词,以表示涉及到的人、事物、范围,如《××学校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决定》等。在运用“关于”这个介词时,还要注意动词的搭配,否则,介词“关于”就无着落,事由也表述不清。如《关于×××同志离休的请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