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

ID:480821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9

上传者:U-944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开题报告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对中药产品从原料到成品进行质量控制以及对中药复杂成分检出的方法,中药指纹图谱是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犯罪学、法医学使用的“指纹(fingerprint)”鉴定。中药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中药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对判断中药真伪优劣,控制中药原材料、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减少批间差异,并最终控制成品的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杭白菊(FlosChrysanthemi)又称甘菊、茶菊,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为卫生部首批批准的药食同源的药材,与贡菊、毫菊、滁菊被《中国药魏》2005舨收载予菊花品种中。杭白菊是著名中药材“浙八味”之一,其性微寒,味微苦,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平肝、清热、解毒、消炎等多种功效,是中医处方一味常见的良药,也是菊花散、杞菊黄瓦等传统名配方的主要成分。杭白菊除了能入药外,也有点茶、酿酒、作枕、沐浴等多种用途。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菊花含有菊花苷、腺嘌呤、维生素B1、护发油等成分,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病原体有抑制,白菊花的浓缩煎剂对冠心病有治疗作用。为了更充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杭白菊药材,保证杭白菊药材的质量,优化和稳定生产工艺,控制中间体与成品的一致性,特对杭白菊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1.光谱指纹图谱 1.1红外光谱(IR)指纹图谱近年来,用红外指纹图谱法鉴别中药的研究较多,在中药标准的构建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这一技术作为中药鉴别的辅助手段,发展较快。红外光谱的优点是“多快好省”,是一种绿色分析技术;缺点是这种方法不是“原始方法”,很难作为标准方法,且需要大量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建模。1.2紫外光谱(UV)指纹图谱紫外光谱能够给出药效物质基础的结构信息,但所给出的信息是所有化学物质结构信息的加和,不具备指纹特征,但可作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辅助方法。皱华彬等[3]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集年份的白芍样品及相近指纹赤芍、丹皮样品进行了定量评价。该法可以对至少2个样品进行定量评价,克服了多种中药鉴别方法只能进行真伪鉴别、产地鉴别的局限性,为中药质量的准确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2.色谱指纹图谱2.1薄层色谱(TLC)指纹图谱薄层色谱法(TLC)一开始一简单快速的鉴别为起点,20世纪60年代后很快取代了纸色谱技术,至今在中药鉴别中应用频率仍然最高,近年来发展的TLC自动扫描仪,用固定波长对薄层的各个斑点作扫描的图谱比目测的层析图谱更为可观准确,也具有更好的指纹鉴别意义。2.2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HOLC)作为最常用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中药样品中含有的成分绝大多数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析检测,方法成熟,是目前指纹图谱研究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2.3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法(GC)主要用于分析气体、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液体以及能够产生足够蒸气压的固体,或者沸点在500℃以下,相对分子质量400以下的物质。在中药质量控制中主要用于挥发油、极性较小的成分或衍生化后的可挥发性成分(如脂肪酸的酯)。GC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分析速度快。定量分析的精密度优于1%。2.4色谱联用技术2.4.1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指纹图谱液质联用技术对被测化合物的确认有很高的可信度,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而且HPLC/MS有易于操作和自动化的特点。目前此项技术已经成为制药业、药物分析与研制领域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2.4.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气相色谱作为进样系统,将待测样品进行分离后直接导入质谱进行检测,既满足了质谱分析对样品单一性的要求,还省去了样品制备、转移的繁琐过程,不仅避免了样品受污染,对于质谱进样量还能有效控制。质谱作为检测器,检测的是离子质量,获得化合物的质谱图,解决了气相色谱性的局限性。3.核磁共振氢谱(HNMR)指纹图谱核磁共振氢谱(HNMR)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获得化合物中包括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数量、偶合关系等多个结构信息。植物类中药的特征性化学成分的含量是相对固定的,在规范的提取分离条件下,植物类中药的HNMR图谱与植物品种则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没有混淆的可能性,图谱中的信号强弱反映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在对特征性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单体后,通过结构鉴定和HNMR研究,可以对指纹图谱中的各特征谱线进行归属。HNMR指纹图谱以其良好的单一性、全面性、定量性、易辨性、明显的特征性和良好的重现性,预示了其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前景。4.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 中药材的XRD图谱是药材中所含各种成分的衍射谱的叠加,从整体上反映一般成分和主要成分的分布概况,从而可能提供较全面的有鉴别意义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末,X线衍射法在我国开始用于中药鉴定。目前,我国要求一类和二类中药新药要附有粉末X线衍射谱。5.DNA指纹图谱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具有快速、微量、特异性强的特点,且不受生长发育阶段、供应部位、环境条件的影响,已在中药鉴定学研究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对不同种植区杭白菊(浙江象山、浙江鄞县、浙江磐安、江苏南通、江苏海安、浙江东阳、浙江缙云)提取杭白菊水煎液(CWE)及总黄酮(CFE),以β榄香烯、樟脑、龙脑、木犀草素和绿原酸为标准品,分别测定各提取物和标准品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比较总结(借助于标准品谱图,HSQC和HMBC等二维谱图)杭白菊核磁共振特征指纹图谱。难点:能够熟练操作核磁共振仪,理解核磁共振仪的原理构造,能进行测量分析。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1月22日前,选题,布置论文任务;2011年1月10日前,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2011年5月23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写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完善;2011年6月10日前,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P.Krishnan,N.J.Kruger,R.G.Ratcliffe.Metabolitefingerprintingand profilinginplantsusingNMR.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56(410):255.[2]N.J.Kruger,M.A.Troncoso-Ponce,R.G.Ratcliffe.1HNMRmetabolitefingerprintingandmetabolomicanalysisofperchloricacidextractsfromplanttissues.NatureProtocols,2008,3,1001.[3]R.M.Alonso-Salces,K.Héberger,M.V.Holland,J.M.Moreno-Rojas,C.Mariani,G.Bellan,F.Reniero,C.Guillou.MultivariateanalysisofNMRfingerprintoftheunsaponifiablefractionofvirginoliveoilsforauthenticationpurposes.FoodChemistry,2010,118(4):956.[4]Xian-KeZhong;Di-CaiLi;Jian-GuoJiang.IdentificationandQualityControlofChineseMedicineBasedontheFingerprintTechniques.CurrentMedicinalChemistry,2009,23:3064-3075.[5]刘慧琼,郭书好.现代仪器与中草药指纹图谱,中医药学报,2002,32(2):35.[6]秦海林,尚玉俊,赵伟.核磁共振氢谱法鉴别黄连的研究.中草药,2000,31(1):48.[7]秦海林,赵天增.核磁共振氢谱法鉴别黄连的研究.药学学报,1999,34(1):58[8]秦海林,赵天增,袁卫梅.虎杖、何首乌和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1HNMR指纹图解析.药学学报,1999,34(11):828.[9]朱颖超,刘斌,徐冬艳,石任兵.核磁共振及其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24(4):193.[10]孙庆雷,林云良,祝贺,王晓,程传格,刘建华.黄芩的13CNMR指纹图谱研究.波谱学杂志,2008,25(4):486.[1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I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8.[12]粱天天,马全明,卢银仙等.杭白菊适宜采收期初探.中药材,1997,20(8):381.[13]胡碧波,蒋惠娣,杨俊,曾苏.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1):29.[14]蒋娣,胡碧波,曾苏.杭白菊指纹图谱的评价.中国药学杂志,2005,40(8):5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