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方案设计探索.pdf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方案设计探索.pdf

ID:48093092

大小:377.8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方案设计探索.pdf_第1页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方案设计探索.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方案设计探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12月建材与装饰规划与设计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方案设计探索廖建科(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510010)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的问题已被提上了议程,本文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地理等条件对几种供暖方式对比探讨,提出适宜该地区的采暖设计方案。关键词: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0038(2014)52-0007-02前言以电驱动的采暖方式能耗巨大。近年来,随着南方地区冬季温度越来越低,南方供暖

2、的呼声2供暖方式分析越来越高。南方地区是否需要采暖及采用何种采暖方案已成为目前,我国现有供暖方式五花八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集中暖通空调领域议论重要热点话题之一。从地理上看,当初基于国供暖、中央空调集中供暖、分散式家庭空调采暖、电采暖、户式燃家的发展水平,为了最大限度的使用资源,以秦岭淮河来划定中气炉等。各种采暖方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如何因地制国采暖区域范围,现在看来历史上关于南北供暖线的划分显得宜的应用。不合时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也2.1集中供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重新审视当前南方地区

3、的供暖需求。集中供暖可分为区域集中供暖和分散式集中供暖。区域集中由于南北地域气候、资源地理环境等条件差异巨大,盲目照搬北供暖是以城市热网,区域热网或集中供暖锅炉房为热源供暖的方采暖模式并不一定适宜夏热冬冷地区,因此有必要探讨夏热方式。集中供暖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热源热力网、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设计方案。用户,是当前北方最普遍的供暖方式。1夏热冬冷地区概况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淤前城市规划完全没有考1.1气候特点虑市政供热管网的设计,并且热力管网铺设成本的较高,技术难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的划分,夏热冬

4、冷地区主要度大。于当前供暖费的缴纳比例由于空置房的现象越来越低,即指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分布在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使在运用多年的北方收费难仍然是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特四川盆地以东,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该气候区主要气别是新建住宅入住率低,常常导致不能供暖。盂南方地形复杂多候特点表现为夏季闷热高湿,最热月平均温度25耀30益,夏季相以山地、丘陵为主,集中供热供暖系统规模庞大,供暖管网施工对湿度80豫左右,冬季阴冷,最冷月平均温度0耀10益,冬天阴冷难度较大,管网设施须长期维护,修理和更换,初投资及运行管潮湿,是世界

5、上同纬度下气候条件最差的地区。该区域主要城市理费用昂贵,而夏热冬暖地区供暖周期主要集中在12月、1月、2冬季气象参数见表1。月三个月,供暖周期短,这必然造成系统设备使用率低,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和地理特点,集中供暖1.2夏热冬冷地区采暖现状方式不适合在南方地区强制推行。目前对于南方供暖尚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规定。大部分居分散式集中供暖系统有着和区域集中供热相同的优点,但是民是自发采暖。常用的采暖措施有家用式空调、小型电暖等。其它要求每个建筑群设置单独的锅炉房,这势必造成热源数量太中,采暖方式比例最大的是空调采

6、暖,其采暖能耗为每平方米每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与区域集中供暖系统相比,分散式集中年6~8度电。按近年来暖呼声最高的武汉、长沙、重庆、南京等长2供暖系统规模较小,投资较小,建设灵活,便于集中管理,且具有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积约为40亿m计算,如果每平方米多五公斤容易控制采暖温度和采暖时间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可以适当标准煤,总额就将增加2000万t,而我国目前城市建筑运行能耗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型新建住宅小区推行。为5亿t标准煤,相当于增加了城市建筑总能耗的4%。由此看出表1夏热冬冷地区主要城市冬季气象参数[2]项目重庆武汉长沙杭州成都南昌

7、合肥南京最冷月月平均温度7.234.73.85.552.12极端最低气温-1.8-18.1-11.3-9.6-5.9-9.3-20.6-14日平均温度臆5益的天数-593251-187277日平均温度臆0益的天数-43.82033.8-194956.2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豫)837681778074757312月26.9/8137.1/43102.7/32138.7/4464.7/21128.9/40151.8/49157/50日照(时数/豫)1月29.7/9126.4/3988.4/27127.0/3972.5/22110.3

8、/34143.3/45147.8/462月41.6/14111.7/3668.5/22109.4/3564.3/2189.7/28135.4/43132.5/42此表1中数据主要来源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统计年份1971~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