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某高层办公楼动力弹塑性分析.pdf

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某高层办公楼动力弹塑性分析.pdf

ID:48094863

大小:610.2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某高层办公楼动力弹塑性分析.pdf_第1页
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某高层办公楼动力弹塑性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某高层办公楼动力弹塑性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3.04.034型钢混凝土框架一混凝土核心筒某高层办公楼动力弹塑性分析纪永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要:高层建筑结构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对高层建筑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已经成为结构抗震分析的必要手段。本文对实际工程中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撮心筒混合鳍构的某高层办公大楼进行大震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最大层问弹塑性位移角为1/194,满足“大震不倒”的

2、抗震设防要求。关键词:混合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型钢混凝土中圈分类号:TU3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01l(2013)04—00∞一02SteelreinforcedconcrteframeandconcretecoretubeAnalysisofseismicperformanceofhigh——riseofncebuildingYIYongliang(CollegeofCidlEngineering,Xi’勰Unlversityo/ArchiteauralandTechnology,Xi’∞710

3、055,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high—risebuildingsinChillahasgottenfestlydevelop.High—risestructureseismicdeeisnisvital,whilewiththedevelopmentofcomputerhardware,dy·P.81曩iCelastic—-plasticanalysisofhigh·-risebuildinglassbecomeanecessarymean8ofstructureanti—seism

4、icanalysis.Inthispaper,d)删celastoplasticanalysisof8hlgh~riseofficebuildingwas锄州,whichadoptSteelreinforcedconcrete&frame·-reirdo尬edconcretecoretubehybridstructuresinpratl-calproject.Theanalysisresultsshowedthatthemaximuminter-layerstructuree:嘲c—plasticdisplacement

5、Anglewas1/194.m∞峨therequirementsforfortificationagainstearthquakeofNoCoⅡap8illgintheStrongF_越thq,,-ke.Keywords:Hybridstructttre;Dynamicelastic—plasticanalysis;SteelreinforcedCOIlCrete0前言在高烈度区,国外很少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但是在我国已经建成的超高层建筑结构约有半数以上采用的是SRC混合结构。其混凝土造价低、材料来源丰

6、富,可塑性强;钢结构构件断面小、自重轻、延性和抗震性能好,采用两种材料的混合结构在二者的基础上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根据两种材料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就会得到安全且经济的结构。混合结构体系成为近年来发展、研究的热点HJ。我国抗震规范,基于FEMA提出的基于性能¨10的设计方法,在2010规范¨o中,对性能设计提出了具体的量化可操作方法。在罕遇地震下,结构薄弱层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主要有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分析两种,其中静力弹塑性分析概念清晰、操作简单,但是不能反映结构正式的动力特性。动力弹塑性分析虽然能很好的模拟结构真实的

7、动力过程,但操作复杂,且分析时间较长。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对高层建筑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已经成为结构分析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某超限高层办公楼为例,对结构进行了全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动力弹塑性分析的目的结构在屈服后,构件出现塑性铰,塑性铰吸收了部分能力,结构周期变长,使得地震引起的惯性力减小,避免了结构的进一步倒塌。结构发生屈服后仍具有一定的耗能和变形能力,一般的抗震性能评价从强度人手,但是动力弹塑性分析通过输入真实的地震动时程曲线,反映结构在遭遇罕遇地震后的耗能和变形能力。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需要了解结

8、构发生屈服和倒塌时地震力的大小、结构变形能力、构件变形能力、耗能能力、铰出现顺序。从而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归j。2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步骤(1)建立结构整体计算模型,进行小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得到结构初步的截面尺寸、配筋结果。(2)选取并调整地震波。地震波需要满足地震动的三要素,即强度、谱特性和持续时间,对不满足的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