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pdf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pdf

ID:48102878

大小:876.9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pdf_第1页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管理·综述建材与装饰2016年7月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朱文月(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针对城市热岛效应,首先对下垫面特性影响、人工热源影响等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推广城市绿地、保护湿地等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原因;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6)30-0180-02城市快速发展必然会使天然自然变成人工自然,热岛效应在地与湿地的不断减少,其他原因占

2、20%,因此,针对热岛效应治所难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降低热岛效理,需要将重点放在绿地、湿地和水体的保持与重建[2]。应造成实际影响,首先应了解形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从城市规划设计入手,采取有效对策削弱热岛效应。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原因1.1下垫面特性影响图1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城市中存在大量的构筑物,比如路面、建筑等,但绿地与水面2.1积极推广城市绿地的面积很小,这会直接改变城市下垫面实际热力属性。由于地表水绿地为城市中最为主要的自然因素,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发

3、展量日益减少,导致更多的热量会以显热的形式进入到空气中,使绿化工作,这也是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的常用措施。绿地可以大量气温快速升高[1]。另外,和绿地相比,人工建成的路面更容易吸收吸收太阳的辐射,吸收到的太阳辐射会直接用于植物的光合作太阳辐射,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蓄热性能,同样会使气温快速升高。用,是一个热能和化学能的转化过程。在绿地中生长的植物,通比如,在夏季时,草坪上的温度仅有32℃,但路面温度却高达57℃。过自身的蒸腾作用,可持续从环境当中吸收额外热量,以达到降1.2人工热源影响低大气温度的目的。数据

4、显示,单位面积(公顷)绿地每天可从自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并放出许然环境中吸收约81.8MJ的热量,和189台空调同时运行作用相多热量。伴随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当。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单位面积绿地每天可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生产与交通快速集中,在生产生活消耗大量吸收约1.8t二氧化碳,极大的减弱了温室效应。另外,植物还可能源的同时,必然会增大废热排放量,导致城市中额外热量大幅以有效滞留空气当中漂浮的粉尘,单位面积绿地每年可滞留约2.2t上升,而

5、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处理。粉尘,减小大气的实际含尘量,从而间接抑制大气的快速升温。1.3大气污染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热岛效应强度成正比关在城市中,由于会受到机动车、工业制造与居民生活等实际系,即随绿化覆盖率的不断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强度逐渐减低,因素的直接影响,使得大气中有毒气体快速增多,如氮氧化物、在实际覆盖率达到30%以后,热岛效应强度将显著降低;若实际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等,随着有毒气体浓度的升高,总悬浮颗粒覆盖率超过50%,则热岛效应作用将被大幅减弱。规模在3hm2物逐渐密集,进而产生雾

6、霾与温室气体。其中,通过研究发现,总以上,且实际绿化覆盖率高于60%的城市绿地,其下垫面温度几悬浮颗粒物和温室气体是造成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物乎和郊区完全相同,不仅很好的消除了热岛作用,还形成一个舒质的存在会大量吸收城市下垫面上的热辐射,形成温室效应,提适、健康、自然的低温区,为居民提供理想的户外游憩空间[3]。高大气温度。会对气候改变造成实际影响的温度气体主要有:二然而,从城市规划角度将,不可一味追求绿地的实际面积,还氧化碳、六氟化硫、全氟化碳、氢氟碳化物、氧化亚氮与甲烷等。要积极增加绿量。

7、植物选择上,要选择具有较高光合效率、较强众多温室气体的同时存在导致热岛效应持续加剧。适应性,且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相对较高的品种,在配置植物1.4自然下垫面逐渐减少时要特别留意不同植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实际差异,以形成一城市发展使绿地和林木大幅减少也是造成热岛效应的主要个合理、自然的生态群落。达到理想、稳定的城市绿地覆盖,提升原因。如今,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城单位绿地空间实际利用率,从而最大程度的增加绿量,确保有限市规划大力开建建筑、广场与道路,但由于城市空间有限,所以绿地发挥

8、最佳效益。不得不一再减少绿地和水体面积,导致这一重要的缓解热岛效2.2保护湿地应的作用被大幅减弱。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分蒸发量多,增降温过程较为缓和,如果2城市热岛效应解决对策分析城市中存在水体,则可有效减弱热岛效应。城市化发展使农田、实践表明,绿地与水体是当前缓解热岛效应的最有力措施,湖泊与内河大量减少,全都变成不具透水性构筑物,导致自然降同时也是调节城市中微气候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热岛环流如水被白白浪费。湿地的大量减少,以及自然降水的流失,使得城图1所示。专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